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ID:44303332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_第1页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_第2页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_第3页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_第4页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屮考文言文备考策略随着中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向课外的延伸,文言文似乎又成为继现代文阅读理解后又一难以操作的版块。仔细分析近几年的屮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设题角度和考点分布,主要采用选择题和翻译题的考查方式,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翻译为重点,兼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好多学生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中考文言文的命题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再有重点有侧重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要掌握文言文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下面谈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希望能

2、对考生有帮助。第一、以本为本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述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屮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有的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儿乎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第二、整体感知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

3、。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吋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哪些人,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等等。如2006年南通市中考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拜将》段,依次写了韩信离去、萧何追赶、萧何力荐韩信、韩信拜将几个情节,其中重点写了萧何力荐韩信的原因。在这个前提下再读题、做题,也许仍会有小的偏差,但一般不会有大的失误。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甚

4、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第三、善于归纳1.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是注重积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加强记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所谓常用词,是指课本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尤其是多义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词。(1)古今界义。就是要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特别是那些细微差别。如《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现在指“交通运输”的意思。可见应该从古

5、今比较之中逐步掌握这些常用词。(2)—词多义。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J只须强调“见”有同“现”表现以及探望的意思,如“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和“其将归见其亲也”,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木就可以应付裕如了。1.文言虚词。复习虚词,要注意近几年考了哪些虚词,考的什么义项和用法,同时注意本年度要求掌握的虚词有哪些。虚词的范围虽小,但变化很多。因此在复习屮

6、,要掌握这些虚词的词性和常见的用法,以及当它具有某种词性时可以翻译成什么。有了这种基础再去做题,一般题目都能解决。首先应明确虚词在不同词性时的特点。比如经常考试的、用法也比较复朵的虚词“以”,词性主要有介词和连词等。作为介词后面往往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屮充当状语,如“太医以王命聚Z”,“以”后跟名词性短语“王命”作谓语“聚”的状语。而当它作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或主谓短语,如“以伤先帝之明”。所以“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就须对它所连带的词语作具体分析。3・文言语法。学习古汉语语法,

7、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Z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有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如“是以”“孰与”(和……相比,明b个更……)“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漠非……吧,恐怕……吧。)等。4.句子翻译。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注意:(1)力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凡属人名、地名、朝代、年号、

8、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可照录,不必翻译。(3)要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翻译。第四、善于推断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