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ID:44629907

大小:42.8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朱店小学万碧云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数学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问题情境创设上、营造课堂气氛上、学习兴趣上、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法及手段上、鼓励学生质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疑问题上、设计作业上等七个方,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主题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

2、民族之林。”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知识型,而更迫切需要“头脑型”,即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中学数学教学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一、从问题情境创设上培养创新能力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一定的教学客观条件,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时开始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

3、些有趣的问题设置疑问,引起同学的关注,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通过这一手段揭露事物的内在矛盾,从而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尽快进入思考、探索状态。例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时,我设置了一个猜猜你出生在几月的数学游戏情境,对学生提出:将你的出生月份乘以6后加上12,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24,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的出生的月份。由于学生

4、刚接触到代数式,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引起了迫切想知道其中奥妙的欲望。对此学生提出了种种猜想,思维空前活跃,教师趁热打铁引出代数式(6a+12)x2-24化简得到12a时,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动手验证,并提出了其它代数式,使问题进一步拓展。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因情境本身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出现,其趣味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丰富的问题性,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含量,能起到较好的引疑、激疑作用。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弄懂问题,而且能在愉快中学得知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二、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

5、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成为学生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心理轻松,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了数学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创新兴趣也逐渐得以培养。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个需要添加辅助线的证明,如何使添加辅助线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然结果便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

6、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辅助线的探求、发现、操作的过程,从中揭示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是:由复习小学折纸的实验,得到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进而引入课题,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问题1,以前你是否见过一个类似于这个结论的熟悉的问题,即关于几个角的和为180。或为360。的证明?问题2:怎样证明它们呢?学生探讨后,通过添加辅助性利用平行线不难得出答案。教师不忘帮助学生归纳:两道题都是借助于平行线,通过等角代换,把几个角移到一起,证明它们可拼成一个平角或周角。两道题证明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问题3:回到要证明的问题,怎样把三

7、角形的三个角移到某一处,证明它们可拼合成一平角呢?学生动手实验并证明: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移到某一处,尝试怎样移才能保证等角代换。由此引出各种辅助线的方法,进而完成证明,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问题4:除了上述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探求,得到图4的新方法,颇有创意。教师帮助学生归纳:以上过程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个问题想到“几个角的和为定值"这一类问题,在这一类问题中找到一般的方法,再去解决"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个问题。归纳起来是“由个及类,由类导个。”这是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之一。

8、问题5:你们能否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用新的方法重新证明问题1中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