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832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新课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高中部分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前作为副科的美术课程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把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美术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1引言 江泽民在《论科学技术》中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满足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2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想要培养中学生
2、的创新能力,就应当了解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不论是积极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方面,都值得我们追根溯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2.1高中美术教学成果与方式可喜4 据有关调查,近年来美术院校的分数线逐年上升,其中,一些名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论是美术作品的质量,还是文化课程方面,都超过了一些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分数。从这个侧面来看,当前高中培养的美术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反映出高中美术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高中美术教学的方法也由原来的课堂名作赏析、简单美术作业的完成,逐步转变到了专
3、业知识的教学、综合美术能力的运用等,并采用媒体光影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个个既古老又富有现代气息的美术作品。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又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展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场所。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会定期开展美术作品的展览。 2.2美术教学课时与投入有待增加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对于美术生而言,美术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在一些高中,美术教学的课时很少,一个星期只开设一节美术课,甚至不开设美术课程。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美术专业知识、赏析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一部分学校在美术教学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即使购置了一些
4、美术教材和教具,其使用程度和开放程度也不高,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学校综合考评而购置的,从而制约了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厚 高中生的学业负担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将个人的兴趣与喜好放在一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久而久之,对美术的兴趣逐渐丧失。任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多么卖力的地展示和讲解,都不能打动学生,从而美术课堂也就不可能为学生开展创新能力的场所。 2.4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有待开发4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来衡量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处于被动
5、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首先,美术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为学生争取更多更优秀的教育资源。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的思想态度,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学体系。最后,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 3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营造一个优越的课堂环境;然后再通过作品展览、创新实践、技能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优化高中美术教学环境 要优化高中美术教学环境,必须通过提高美术课程的课时、加大美术教学投入、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四个维度
6、进行。 加大美术教学的投入,一方面可以给美术教学提供更大的空间。另外,也能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助力。对美术教学的投入,可谓一举多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师生互动的必要方面。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利用好学校所提供的资源,从而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方面的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帮助。 总之,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前提。 3.2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方案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作品展览、美术竞赛、创新实践、实际的案例分析等方式展开。 3.2.1美术作品展
7、以美术生为主打,同时挑选非美术生的课外作品进行展览。在展览的过程中,这些作品都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2.2美术竞赛4 在学习课程不紧张的时候,可以考虑创办校园美术刊物,作品的内容可以是朴实的校园生活、可以是学生旅游的照片、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涂鸦等。通过在刊物上刊登,然后让所有学生进行挑选,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3.2.3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因人而异地开展。例如:笔者就开展了一次“不用笔”的创作,学生用“瓜子壳”“针线”“丝
8、带”等素材创作出了令人赞不绝口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朱德全.现代教育理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燮君,黄玉峰.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