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

ID:4462575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_第1页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_第2页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_第3页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_第4页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近代中外慈善思想融合摘要近代中国是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才走上发展转折的道路的,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思想的传播以不同的形式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吸收,大多经历了由固囹吞枣到融会贯通的步骤,最终都走上了中西思想结合的道路。慈善思想作为这些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在这样的发展脉络上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过程。本文分别从同基督教思想的融合以及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融合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中西慈善思想的融合过程,并简单表达笔者对这种融合的意义的理解。关键词近代中国慈善细想中外思想融合传教士社会理论社会思潮中图分类号:K205.6文献标识码:A0引言近

2、代中国确实在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方面经受了外国侵略者无情的摧残和破坏,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正是伴随西方势力到来的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一系列经济政治思想开启了国人看世界的新眼光,使中国人的思想开始和世界接轨,并在历史的自有逻辑下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思想被先进的知识分子一遍又—遍的审视,对比西方的思潮,他们总结岀了适合于中国社会的观念,慈善思想作为针对人性中“善”的因素的体现,在近代中国发展的历程中主要从两方面来取得新的发展内容。1基督教中慈善思想与中国慈善思想的融合多年以来,对于传教士的印象

3、,我们都停留在教科书中所谓的"侵略者的先锋队”这一固定形态中,但是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虽然英美法等国家的传教士对于西方的侵略者提供了一定的中国社会信息,但是相对于他们带给中国的思想、社会变化而言,前者事实上是微不足道的。明朝末年可以说是基督教传教士到达中国传教的第一次高潮,但是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实行,这种发展被遏制了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才有了传教士来华的又一次高潮,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使他们的传教士在华的更多权力,因而通过传教士流向中国的基督教思想及其中的慈善思想才开始在中国大范围地

4、传播,并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审视融合。传教士在中国开展的慈善事业,主要的内容包括办学校办医院,收养弃婴建立孤儿院等等,20世纪以后,各教派传教士注重发展医疗事业,例如到1937年,属于法国系统的天主教会在华开办的医院达到70余所,床位约5000张;同样截至1937年,英美传教士所办的医院达到了300所,床位约21000张,另有小型诊所约600处。这些活动必然给接触这些慈善事业的中国人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使得中国人开始正确地认识西方传教士传教活动中所包含的慈善思想,并使我们传统的慈善思想进行反思和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1)增加慈善救济的内容,扩大救济对象。中国传统慈善救济实施者多是宗教寺院,而救济的对象也多是社会上极端贫穷和处于弱势的人群,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将儒家民本思想中的慈善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融合,更新了近代慈善救济内容,在传统救济内容的基础上加进了慈善教育和慈善医疗,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曾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另一方面,扩大救济对象也是新的慈善思想的表现方式,相对于中国古代的义塾等机构,它涉及的人群面更大。(2)救济上教养并重。传统上我们注重对孤、独、矜、寡的救济,较少关注其他弱势群体;在方式上以提

6、供食宿、医疗为主,注重提供直接的衣食帮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受众懒散的、等、靠、要的恶劣习惯,同时也增加慈善机构的负担,因而这种方式只适应传统的生产力水平。但是“教养并重”提倡传授给受众能够自立的知识和技能。许象枢所说的“凡街市乞丐、无业游民,收入院中,教以浅近手艺,至艺成足以自养而后令去”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但是事实上,传统中国也有人提出教养兼施的救济政策,如明代吕坤的养济院政策中实际上已有让受助者自食其力的理念。他主张对13岁以上50岁以下被收容在寺庙的残疾人,由官方支给粮食,在寺庙中接受为期一年的教其自立的生活技

7、能的培训,盲人学习乐器和说书,腿脚残疾者学习坐着从事的工作技能。所以,就这一点影响而言,比较明显是中国传统思想和外来思想的融合。这种对积极救济方式的宣传为中国慈善事业近代转型提供了方向和指导。(3)选择性救济以及以工代赈的救济方法。传统的尤其是官方的救济活动中,我们比较注重平均的救济方法,但是这一点在传教士的救济思想传入之后受到了批评,因为救济物资本身是非常有限的,而受灾的人所遭受的灾难是各有不同的,如果对他们进行物资的平均分配最后只能造成救济物资的使用效率低下,这种消极的救济方法确实能够省掉救济机构的麻烦,但是对于被救

8、济的人以及物资的捐赠者而言却是一种不公平的办事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有可能救济活动不仅没有帮助灾民度过困难,反而因为救济物资的分配不均酿成祸事。另一方面,以工代赈的救济方法类似于“教养结合”的救济方法,但是相对于后者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要少很多,比之更能够应对临时出现的重大灾难,这种方法被华洋义赈会和红十字会介绍给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