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ID:4462566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吴风池(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62)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口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一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这说明审美情感是学生良好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个重要方面。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某种总结。在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女口: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古

2、今中外的艺术家、文学家、书法家所创作的艺术、文学、书法作品等,因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生动、形彖、具体、真实的审美对象的欣赏,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愉悦,认识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悄趣。在沐浴美的温馨的同时,陶悄淑性,以此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一、历史教学中美的表现1、劳动创造美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來的,而使人类最终脱离其他动物的重要途径则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而能够反映这个本质活动的事物便首先就成为“美”的对彖,其中

3、最突出的便是和劳动对象同时产生的劳动工具。在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制作精美的骨针,磨制光滑且成对称形状的石斧、石铲,无不体现着古朴的实用美。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上,捕鱼的网(劳动工具)、游动的鱼(劳动对象)、诗意而充满幸福感的人面(劳动者)构成了简洁美丽的图画,体现了原始人类为生存而劳作,因劳作而有收获,以及因有收获而幸福的生活情感和美感。蜿蜒在祖国北部原野群山之巅的万里长城,历经邢台大地震而仍然屹立在皎河上的隋赵州桥,宏伟壮丽的故宫建筑样等,都是劳动人民的光辉杰作,它们集建筑、雕刻、绘画的特点融于一身,体现了创造性劳动的崇高与永恒,也体现出它们的社会功能,给人一种艺术

4、的美感。2、人物情操美在人类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屮,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秋瑾为复兴中华,万死不辞,成为巾帼英雄,李大钊,林祥谦,面对北洋军阀的屠刀视死如归,圣女贞德在法兰西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重创英军,恰巴耶夫横刀立马,击退白匪军对苏俄的无数次进攻……他们的形象和事迹在历史进程的每一个关头,谱写出了社会生活中最美的乐章,他们的光辉业绩不但让•青年学生感受其情操的美好崇高,更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准备投身到建设祖国的火热实践中去,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一切。3、历史艺术美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意识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形式,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美的选择、概括和正确的审美评价。它存在于一切艺

5、术作品中,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古往今来,具有艺术性的佳作精品不胜枚举,他们不但唤起人们的美感,给人以丰富隽永的艺术享受,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书法是屮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自古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人批技艺精湛,流芳千古的书法人师,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兰亭集序》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风格独特,是艺术美同文字美的有机结合。单文中的二十几个“之”字,有的平稳,有的险峻,千姿百态,这些将使学生沉浸在书法艺术的意境风韵之中。书画同源,书法用线条刻划美,绘画则利用线条,色彩等,以具体化、个性化的图彖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东晋画家顾恺Z的代表

6、《洛神赋图》,其女主人公,丰神绝世,含情脉脉,回眸顾盼,飘然若仙,其恣态装束,无不令人感到绝顶Z美。这样画面不仅有了动感,更赋于其美的氛围。“黄河Z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以蜚声四海的千古绝唱,给我们刻画了一幅幅的山水画卷,一幅幅时局图,学生从他们的诗歌中体会到诗人的高风亮节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气势峻峭,鬼斧神工的石窟艺术、气势磅礴,造型独特的青铜器,所有这此无论是形式内容及表现手法,都使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的享受。4、悲壮美中国的抗FI战争就是中国现代革命舞台上最为威武雄壮的一幕。当亡国的危险降到

7、每个炎黄子孙头上的时候,芦沟桥上的炮声将全国人民推向了抗FI斗争的最前线,无论是血腥风雨的台儿庄战役,刀光剑影的平型关战斗,还是青纱帐里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国民党将止,都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神圣,崇高而悲壮的画卷。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对这类历史事件及其中人物的生动描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美的认识和向往上来,从而鼓舞学生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二.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审美的基本方法历史教科书只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索材,为进行审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