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ID:44619741

大小:62.6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4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_第1页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_第2页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_第3页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_第4页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村庄整治和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摘要]基于对村庄整治的实践观察和数据分析,考察了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利益受损最为明显的3类弱势群体一一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4050”群体的生存状况。分析表明,在村庄整治改善农民整体福利的情况下,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反而有所倒退,呈现进一步弱化的趋势。虽然各群体利益受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在于村庄整治中的制度安排忽视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甚至在一些时候刻意牺牲其利益。为此,文章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和提高弱势群体发展能力两方面为村庄整治的开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村庄整治;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

2、图分类号1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22-05一、问题的提出村庄整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政策体系,它不仅仅是农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过程,也是对传统农村社会的一次更新和重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福利改善在群体内存在一种不均衡一一农村内部不同群体因其自身资源禀赋的差异而面临不同程度的获益或损失,而在农民总体福利或平均福利改善的情况下,少数弱势群体却处于权利被侵犯、福利被忽视的状况。本文并未试图去全景式地扫描各个群体利益变动情况,只聚焦于农村弱势群体,从一个微观侧面考察村庄整

3、治政策效果。本文的逻辑思路是:哪些人是村庄整治中的弱势群体?村庄整治对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什么?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审问,这些现象和困境的根源是什么?关注村庄整治中的弱势群体,其主要意义有三:一是从法律角度看,村庄整治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充分保障;二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村庄整治平衡农村内部不同群体间的资源分配,将增进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三是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看,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村庄整治的制度设计应该有利于全体农民包括弱势群体发展能力的提高。二、研究综述弱势群体,在官方文献中常称为困难群体,

4、又称劣势群体、脆弱群体、底层群体等。王思斌(2006)对这几个本质含义一致的概念做了辨析,认为“弱势”更偏重于反映在利益竞争中被排斥和处于不利地位的含义。而在欧美社会政策文献中已经形成的学术传统是:弱势群体的概念可以包含劣势群体的涵义,但是劣势群体的概念通常不包含弱势群体(刘继同,2002)o不同学科对弱势群体有不同的认识。许多学者从贫困的角度认识弱势群体,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陈成文,2000;沈立人,2005)o进一步地,由于弱势群体依靠自身的

5、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标准,需要国家、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郑杭生,2002;孙莹,2004)o同时,'‘弱势”是个相对概念,这种相对性在法律相关语境下显得尤为突出。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李林,2001)o弱势群体应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余少祥,2009)o在这种更

6、宽泛的概念下,“弱势”并不完全表现在经济上的困难,而是表现在利益表达与实现上的边缘性。比较流行的是国际社会和社会政策界的定义,即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是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万闻华,2004)o一些学者将弱势群体的特征概况为:利益表达与实现上的边缘性、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心理承受能力上的脆弱性(梁铁中,2006)o从成因上看,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他们在社会中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境遇

7、来定义的,其直接原因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足,深层原因则是社会结构的缺陷,即社会制度安排有问题(王思斌,2002)o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排斥是制度性排斥和弱势群体自身特殊因素所共同造成的(许小玲、魏荣,2012)o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的成因也不尽相同,学术界一般是将社会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朱力,1995;冯招容,2002;孙莹,2004)o前者因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幼、年老、残疾等原因引起,有一些学者把妇女划分为社会弱势群体,也主要是从生理性原因而言的。后者的形成则是基本由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变迁导致。针对弱势群体

8、的成因,学者们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法律救助、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改善弱势群体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状况的相关建议。在中国二元结构社会中,农民被长期视作弱势群体(刘祖云,2005)o而在农村内部,弱势群体则主要是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