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ID:44608835

大小:1.2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先秦时期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懂得了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2)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3.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小农经济(个体农耕)①开始出现:春秋战国。②原因: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③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④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

2、本模式。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二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经营形态(1)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间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产品在市场流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漫画证史]牛耕的出现[概念阐释]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亩产量,主要表现是: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图解历史]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演进及其互动关系[易错点拨]“自给自足”中的“

3、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图解历史]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度(3)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发展概况(3)陶瓷业:历史悠久,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三商业的发展1.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代:职业商人产生,商业初步发展。(3)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4)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经济实力强大

4、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2.商业城市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3.商业政策(1)商周时期:国家鼓励、支持商业的发展。(2)商鞅变法时“抑商”政策开始出现。重农抑商是指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概念阐释]工商食官“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

5、,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问题探究1]商周时期,青铜器在农业上是否被大规模使用?提示:否。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较少用于农业。[问题探究2]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面向市场吗?提示:否。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问题探究3]古代中国的“城”和“市”一样吗?提示: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后

6、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1  “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田园风情——“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二 古代中国农业科技成就(部分)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

7、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教你读史] 史料一以家庭分工的角度反映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特点。史料二体现出古代中国科技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史料三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第一句话“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是原因;两个省略号之间体现了井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第二个省略号之后是影响: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奠定了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物质基础。[史料运用] (1

8、)结合史料一、二,指出小农经济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史料三,说明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