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69054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摘要:福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具有良好的生态建设基础,但快速城镇化在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福建城镇化建设面临较大压力。因此,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福建生态城镇化建设。关键词:生态;城镇化;福建省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36年保持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均全优的省份,要把握好福建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2、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加强城镇化过程屮的坏境保护,进一步推进福建生态城镇化建设。一、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基础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山海资源得天独厚,人居环境优美舒适,有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基础,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o2012年,全省12条主要水系水质保持优良,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7.9%,是全国四个优质地表水省份之一,且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23个城市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30%;全省森林覆
3、盖率63.10%,位居全国首位。2•经济发展基础良好过去五年,福建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2.6%,经济总量从突破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2万亿元;2012年,公共财政总收入3008.91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76.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5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9967元,增长13.5%。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4%,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五位;城镇化率从50.4%提高到58.1%;基础设施
4、日臻完善,港口吞吐量超过3亿吨。3.生态建设扎实有效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2001年,在开展大规模的生态保护调查的基础上,福建提出“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2年,建设“生态省”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同年11月,福建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2004年年底,《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年内完成以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为基础的生态效益型经济等六大体系建设;2006年4月,福建颁布《关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2010年1月,《福建生态功能区划》正式
5、实施;2011年9月,出台《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2013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由建设“生态省”向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跨越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目前,福建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2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127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120个。二、福建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压力1•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实现减排冃标压力大福建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特别是近年来,
6、随着沿海临港重化丁业等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减排要求却不断提高;同时,落后产能转型升级较缓慢,一些重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不够全面,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其管网配套不够到位等,实现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压力较人。2•生态环境建设矛盾突出,保持优良环境质量压力大福建森林结构不尽合理,森林生态体系不够完备;流域矿山开发造成植被破坏,生态修复措施不到位,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危险废物、电了废弃物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个别企业私设暗管偷排,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
7、染、化学品安全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村禽畜粪尿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低、污染比较严重;个别地区农村卫生环境较差,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部分河段和水源地污染,也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3•城镇规划滞后于城镇发展,生态城镇化建设压力大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城镇化”,需耍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生态城镇建设,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源防控的水平跟上城镇化进度。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深入到发展规划之中,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然而,福建至今仍有部分城镇尚未编制总体规划,有些乡镇的城镇建设规划随意性较强,
8、处于低水平、粗线条阶段,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在已编制的城镇总体规划中,有一部分规划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忽视自身优势和特色,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追求镇区空间规模的扩张,其至一些城镇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和摊大饼式扩张的发展途径,忽略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功能布局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