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

ID:44568481

大小:51.5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3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_第1页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_第2页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_第3页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_第4页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腮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几个问题张引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8月任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1998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2003年9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牛导师资格,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室主任,现任口腔颌面外科系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口腔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口腔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涎腺学组委员,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对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特别是涎腺肿瘤,面部神经疾患,颍

2、下颌关节疾病等诊断治疗造旨颇深。能独立完成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能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如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烦神经移植治疗烦瘫及腮腺恶性肿瘤的根治与化疗等。健康报、大公报、新华社每日电讯曾多次报道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科研思路清晰,多次中标国家级、卫生部、省级、市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获卫生部、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被评为西安医科人学首批跨世纪学科和技术带头人;1999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涎腺肿瘤,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以发生于腮腺者占大多数,国内统计资料腮腺肿

3、瘤发生率占全部涎腺肿瘤的60%以上,国外一些资料报道达85%以上,我科统计了534例腮腺部肿瘤占整个腺涎肿瘤的61%,现对腮腺肿瘤有关问题加以探讨:一、腮腺的外科解剖与面神经的关系:腮腺是单一的腺样结构还是双叶的,面神经贯穿于腺实质Z屮还是位于两叶之间,这个问题在一些教科书和参考书中并不完全一致,主张两叶结构的说法并不太少,1917年有一位解剖学工作者研究了当时英、法、德三国的解剖学教科书,其屮都谈到腮腺腺体是单一的腺叶结构,但也发现有人认为腮腺是两叶结构并被面神经分开,于是他解剖了79个厂体标本,得出的结论是腮腺由两叶构成并由一峡部

4、联系,成“H”型。面神经位于两叶之间,这一观点在当时曾受到许多人包括一些外科医生,都支持这一看法,直到1948年,有人反对腮腺是双叶结构的理论,其后有许多人从解剖和胚胎学做进一步研究,证明腮腺是单一腺叶,面神经贯穿于其中,二者之间是可分的,临床上我们看到,腮腺浅深两层之间并无明显包膜,北医学者建议以面神经为界,分为深浅两层,以改正过去深浅两叶的说法。腮腺是一个多突起且呈不规则形状的腺体,王鹤鸣解剖了50例100侧腮腺形态,着重调查了腮腺的突起,他发现腮腺浅部冇四个突起,前突突向面前部,上突向上突起于颍下颌关节表面,后突突于乳突表面,下

5、突突向下,茎突过下颌角称茎突,腮腺深部有三个突起①翼颌突、向前突入翼内肌和下颌支之间出现率为15%,②咽突、向内经翼内肌与茎突肌、茎突下颌韧带间突入咽旁间隙、出现率为59%,③关节深突向上突入下颌关节与颍骨鼓部之间,出现率为50%。值得提出的是腮腺咽突有人称为茎突下颌突起,即腮腺深层组织从下颌支后缘向下颌支内侧的伸展部分。关于这个突起部分是否存在、也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没有。但多数人认为70-80%.甚至100%是有这个突起的。在临床上,一些学者看到有部分腮腺肿瘤1/3发生于这个部位。即平常所称的腮腺深叶肿瘤。发生于这个部位的良性肿

6、瘤不大到一定体积、常无症状。病人常有咽部异物感,有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在软腭部分、扁桃体后上方有肿块突出。在下颌后凹、紧贴下颌支后缘内侧可扪及肿块。双手扪诊比较明显。由于肿瘤发生受翼下颌韧带的限制,活度常受限。切除的肿瘤亦常呈哑铃状。从这个部位发生的肿瘤应仔细全面检查、易误诊为扁桃体肿瘤。二、病理腮腺组织结构复杂,其导管长而分支,有丰富的淋巴、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仅上皮成分就有形成腺泡的腺泡细胞,形成排泄管的中间细胞。润管细胞形成小叶间导管,末梢导管系统的圆柱上皮细胞、扁平上皮细胞、中间细胞包括皮脂腺细胞、杯状细胞和具有涎腺特征的肌上

7、皮细胞。因有多种类细胞群、未分化细胞群可向分化细胞群移行,这就形成腮腺。腮腺肿瘤有多种组织病理类型。各个病理学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根据肿瘤的组织來源及良、恶性分类。一些学者认为,腮腺肿瘤中85.5%来源于腺上皮组织,而良性肿瘤占60%,我科统计占67.6%,(361:534)o腮腺恶性肿瘤较少,国外一些统计资料以粘液表皮样癌及恶性多形性腺瘤恶变。再其次为腺癌及未分化癌。下面对几个病理概念谈几点:1•关于粘液表皮样癌的命名1945年Stewast等首先运用粘液表皮样肿瘤这个名词,并将其分为良性型及恶性型。1953年,有人引

8、证了三个病例,根据Stewast的诊断标准都化分为良性型,但其后都发生了转移,因此,他们的结论是,所有粘液表皮样肿瘤都是恶性的,称Z为粘液表皮样癌。冃前大多数文献称之为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但WHO分类命名中仍称之为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