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脑出血11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出血116例临床分析脑出血116例临床分析摘耍: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原因,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116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季节、发病诱因、年龄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以60〜6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冬春季发病率高,多数有高血压史,发病诱因以体力劳动、情绪等因索有关。结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治疗是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最有效措施。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2、。我院自2010年1月〜12月收集具有完整资料的脑出血病例116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本组116病例中,男77例,女39例,年龄30〜83岁,平均62.5岁,60岁以上92例,占79.31%,。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并排除脑肿瘤、脑外伤及血液病等原因所致脑出血。初次发现血压升高20例,占17.24%,有16例在6个月以上没有进行体格检查或者测量血压•在所有病例中有高血压史96例,占82.76%,其屮合并有糖尿病者2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者20例,高脂血症者33例;吸烟史者75例,长期饮酒者38例。1.2发病年龄发病年龄〈50岁19例,占16.37%,其中30〜4
3、0岁的有9例;50〜59岁28例,占24.14%;60〜69岁42例,占36.21%;>70岁27例,占,23.28%。1.3发病季节春季32例,占27.59%,夏季20例,占17.24%,秋季18例,占15.51%,冬季46例,占39.66%。1・4发病诱因多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剧烈活动、大便用力时而发病。本组病例,情绪激动时发病39例(占33.57%),体力活动30例(占25%),无明显诱因的18例(占15.71%);其中晨起如测、洗刷等一般活动时发病9例(占10%);剧烈运动8例(占6.43%),体位突然改变6例(占5.17%),大便时发病4例(占4.29%)。
4、1.5临床表现及CT检查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继Z昏迷、大小便失禁、面色彻红或苍口、大汗,偶见抽搐、軒声呼吸、血压、体温升高、脉搏有力等。入院即吋颅脑CT109例,72h内检查7例。单灶性血肿110例,双侧血肿6例,出血量〈5mL26例,<10mL30例,<20mL34例,<30mL26例。除3例双额叶小血肿外,余均为单灶性血肿。1・6治疗入院予对症处置,给氧,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明确脑出血后予脑细胞营养剂、镇静止痛、止血剂等,不论有无颅内高压征均适吋使用脱水剂。方法:20%甘露醇125n)L/次,出血〈10niL者q8h或q12h,加压静滴2〜5d
5、,>10mL者以q6h或q8h加压静滴,间用速尿20mg+地塞米松5mg静注,头痛等症状消失或病灶近吸收时停用,一般7〜15d,静滴间隔渐长,部分病例加用甘油果糖250mL/d静滴,以减少甘露醇用量。微创锥颅碎吸治疗7例。3结果治愈102例,治愈率87.93%,住院时间16〜52d,平均30.4do无明显后遗症76例,遗留偏瘫14例,单肢体不完全瘫13例。死广14例其中脑干出血9例,高龄等放弃治疗5例,病死率为12.07%。4讨论高血压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高达10%〜20%,如不积极防治,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临床工作中,大量脑出血时由于血肿占位效应,依据病史、意识障碍程度、三偏症
6、状等临床诊断多无困难,cT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血少时,由于临床症状、体征的不典型,第一时间做出明确的诊断造成困难,容易发生误诊。本组病例,除个别严重病例外,多数有30min或数小时的进展过程,在此期间,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昏迷由浅入深,因而对临床表现不典型但血压骤升乂有神经系统损害的高龄患者,在做好病情观察的同吋应强调第一吋间CT检查,以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对脑出血患者在常规给予对症,给氧,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妥善降低颅内压是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脑出血时,由于血肿的占位性及继发的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常常导致脑组织的移位,因而影响脑室间或导水管的脑脊液循环,使颅内压增高
7、,本组抢救成功的病例是抓住早期、定期,全程脱水。由于大剂量甘露醇可使血脑屏障两侧的渗透压形成逆向梯度而使其脱水作用减弱,无效甚至加重脑细胞水肿,所以我们对116例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1/2,同吋依据出血情况及头痛持续吋间來掌握脱水治疗的间隔吋限和应用时间,以防止副作用的发纶,均取得满意疗效。木组病例>1/2有高血压病史,有部分患者未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及测量血压,血压升高发生症状而就诊,所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屮,应根据就诊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地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方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