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ID:44565125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55-02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数(PT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其变化有助于对某些非造血本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判断。我们对44例慢性肺病急性期患者的PLT、MPV及PDW进行了检测分析。1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病例组28例,均系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45-78岁。病程:慢性咳喘史5-60年,平均20年;肺心病均1-11年,平均4.7年;急性发作l-60d平均10.7do诊断符合

2、197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1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6例全并II型呼吸功能衰竭,其中8例既有呼吸衰竭以有心衰。全部病人经系统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给氧(5-12d).住院l-75do平均16.8do对照组30例,男孩子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岁。均为同期查体健康者,无心肺痢痢、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必疾病。1.2检验方法病例组治疗前即刻采静脉血2ml取20ul加入10ml稀释液,再取该标本10ul加入10ml稀释液充分摇匀后上机。用日本光电MEK-5018K+QA—510VK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指数。对照组检验方法同实验组。1.3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

3、用t检验。2结果病组MPV、PDW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再组间PLT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0)o3讨论MPV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参数。多数学者研究证明大体积血小板代谢活跃,粘附力、聚集力强,MPV增大提示周围血小板破坏增加。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均一性的参数,其升高说明血小板大小不一。本研究与之相符,揭示慢性肺心病肺心病急性期血小板代谢活跃和、寿命缩短且消耗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及体积,一可代表骨髓中巨核细胞造血情况,二与血小板超微结构、酶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还秘体内各种造血因子、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活性状态有关。慢性肺心病患者缺02和C02潴留

4、,是血小板指数变化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缺02使肺泡巨噬细被激活而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导致血小板胞膜蛋白酶C(PKC)活性明显升高,成为血小板激活的主要刺激;C02潴留使机体氧自由基大量增加,激活血小板;另外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等也使血小板激活。血小板激活,释放出多种缩血管及凝血活性物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过度消耗,骨髓代偿性生成大体积血小板啬,故MPV、PDW增大。功能更强的血小板更易被缺02和C02潴留激活,从而加重了肺心病急性期的高凝状态。抗凝治疗是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重要措施。28例中15例经抗凝治疗病情稳定后MPV和PDW均下降。故认为MPV、PDW变化可作为慢性肺心病急

5、性发作期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疗效的简单面有效的指标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