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60814
大小:273.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班班通-背景、内涵、意义、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班通的有关背景2000年始,国家实施了目标规划期长达10年的“校校通”工程。《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屮,第三款第15点屮,提到了“积极发展农村屮小学现代远程教冇,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牛共亨优质教育资源。”08年后,刘延东任国务委员,主管教育,部领导发生了一些变动,相应调幣了T作思路和工作进程。当吋有不少人对“堂堂用”提出质疑,后来被解释为想用即能用的可能性。后来这个说法,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鲜冇出现,但在各级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专业人士和教冇信息化企业屮,“班班通”成为一个术语,被人家广为使
2、用。新颁布的“教冇屮长期发展改革纲耍”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内容见第十九章中的三条,和第二十一章:“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毎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々”询O二、班班通的内涵课堂空间并非简单的教室的实体,而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及英承载媒体四个基木要素构成的立体网络状的信息系统。要在课堂空间内实现信息化,必然要求对课堂空间整体系统的信息呈现方式、流通方式、存储方式等各方面特征加以规约、提升和优化,以实现促进教与学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班班通工程是一个融
3、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包含了如下不同层次的涵义。首先,"通”硬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件,
4、侮个班级须配备一定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不同的碾件、网络和软件配置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班班通”。最基础的“班班通”类型是使最基本的数字资源以及展示设备进入每一个教室,即简易多媒体教室类型,将简易多媒体教室纳入“班班通”,主要是出于与、班班通的有关背景2000年始,国家实施了目标规划期长达10年的“校校通”工程。《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屮,第三款第15点屮,提到了“积极发展农村屮小学现代远程教冇,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牛共亨优质教育资源。”08年后,刘延东任国务委员,主管教育,部领导发生了一些变动
5、,相应调幣了T作思路和工作进程。当吋有不少人对“堂堂用”提出质疑,后来被解释为想用即能用的可能性。后来这个说法,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鲜冇出现,但在各级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专业人士和教冇信息化企业屮,“班班通”成为一个术语,被人家广为使用。新颁布的“教冇屮长期发展改革纲耍”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内容见第十九章中的三条,和第二十一章:“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毎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々”询O二、班班通的内涵课堂空间并非简单的教室的实体,而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及英承载媒体四个基木要素
6、构成的立体网络状的信息系统。要在课堂空间内实现信息化,必然要求对课堂空间整体系统的信息呈现方式、流通方式、存储方式等各方面特征加以规约、提升和优化,以实现促进教与学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班班通工程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包含了如下不同
7、层次的涵义。首先,"通”硬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件,侮个班级须配备一定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不同的碾件、网络和软件配置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班班通”。最基础的“班班通”类型是使最基本的数字资源以及展示设备进入每一个教室,即简易多媒体教室类型,将简易多媒体教室纳入“班班通”,主要是出于与“农远工程”模式一兼容的考虑;其次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核心设
8、备,并配以各种信息展示与交互设备的多媒体教室类型,这是“班班通”目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第三人类是普通的网络教室和移动网络教室,这是-•种面向未来的教室配置,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人手一•机”,在未來甚至可能发展到“一人多机”的形式。其次,“通”资源,在硕件通的基础上配备与Z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硬件建设的冃的就是要通信息化的资源。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