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

ID:44553292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_第1页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_第2页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_第3页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目录:一、故事引发我的思考。二、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三、学困生的转化。内容提要:关心,转化学习困难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提出转困对策。关键词:学困生对策“学困生”是我们老师每天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班主任,如何去帮助班级中的这些暂时的“弱势群体”克服困难,重新找回自信,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一、故事引发我的思考。曾经读过一个看似平常的小故事,但读过后竟久久不能忘怀。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

2、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犯人这样写道: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那位成功人士这样写道: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

3、妈妈说:“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这个故事常常引发我的思考,使我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几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困生,他们是怎样成为学困生的?该怎样才能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发展?我想,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二、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一)个性差异。儿童的智力因素是有差异的,智力因素体现在个性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素质、能力也不同

4、。例如,有的儿童在音乐上有天赋,有的儿童在语言上有天赋,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强等等。入学时将这些不同能力的孩子集中接受同一种方式的学习,可想而知,有的儿童就显落后。这就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二)望子成龙心切,过分溺爱。父母过于溺爱,使孩子养成任性、懒散的毛病,不能正确对待错谋,只能听表扬,不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过程延长。(三)学校的分数歧视。现在不少学校为了争名次,对学生的要求十分苛刻,分数歧视现象较普遍。一一以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好、中、差”三等,分数低的学生就是:“差生”,这样武断的定论过早地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心。(四)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如今是开放时代,是市

5、场经济时代,电影、电视、图书、杂志五花八门,诸多的“少儿不宜”已渐渐溶入他们幼小的心灵。加之网络游戏的出现,更加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三、学困生的转化。(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爱好,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热情是做事的动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雹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重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爱好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史或有趣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二)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困

6、生从学习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与此相反,假如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熟悉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三)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独立完成作业

7、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此,我们对这样的学困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让他们把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五)用尊重唤醒孩子的上进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