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

ID:44543448

大小:86.0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23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_第1页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_第2页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_第3页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_第4页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晩清书法审美范畴的对立与共生曹建张云霁晚清碑、帖之争往往被书法史研究者描述成帖消碑长的过程。隐藏于其后的审美观念的差异是论争得以进行的原因。晚清碑帖审美范畴的对立共生可以反证晚清碑帖之争的矛盾统一。从书法技法衍生的审美范畴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区别,既代表着书法家基于笔法、结体等技法维度的不同追求,又折射出书法家审美在社会、思想、文化根源上的异同。晩清碑学大潮改变了书法惯有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以宗法“二王”为旨归的传统帖学也在碑学大潮中潜流暗涌。碑学、帖学之间的斗争、碰撞、互渗、交融,是晚清书坛的重要话题。碑学是从对千年帖学的反动与创新的渴求中催生的,又与帖派同时生存于共同的社会

2、思潮以及文化环境当中。所以,两者在审美观念上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也有一定的共通性。一、茂密与疏朗:碑帖两派的结构审美范畴结构是书法的基本技法问题之一。晚清书家对于疏密问题的关注迥异于他朝,呈现出晩清书法结构审美的一大特点。茂密,指点画之间或字间紧密、突岀照应的结构关系。疏朗与其相反。从美学角度上说,“茂密”诉诸感官的是一种外形紧密、力量充实、生机蓬勃之美,“疏朗”则给人一种开阔清爽、轻松通泰的美感。疏和密相对共生。王羲之在《笔势十二章》中认为不宜伤密,也不宜伤疏[1]。刘熙载认为:“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2]晚清碑派书家对“茂密”显得特别重视

3、。在他们眼中,茂密既是一个区分碑帖的标尺,更是推行尊碑抑帖主张的重要法宝。包世臣曾说,“《书谱》守法颇严,而苦彫疏,无《屏风书》茂密之致,遂俱置不习其势”[3],“(善学者)由董须知其凋疏……避凋疏则简淡真”[4]。康有为认为“茂密”是碑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而大为标举,“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综其大致,体庄茂而宕以逸气,力沉著而出以涩笔,要以茂密为宗"[5]o同时,“茂密”也是品评书法优劣的标准:《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郑长猷》诸碑,雄强厚密,导源《受禅》,殆卫氏嫡派。惟笔力横绝,寡能承其绪者。惟《曹子建碑》、《佛在金棺上题记》,洞达痛快,体略近之,

4、但变为疏朗耳。[6]更进一步,康有为认为魏碑“无不极茂密者”[7]。康有为以茂密作为推崇碑学的重要依据,认为六朝笔法之所以超绝后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结体茂密、用笔沉厚。他以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为学习茂密的主要范本:得北宋拓《醴泉铭》临之,始识古人墨气笔法,少有入处,仍苦凋疏。后见陈阑甫京卿,谓《醴泉》难学,欧书惟有小欧《道因碑》可步趋耳。习之,果茂密,乃知陈京卿得力在此也。[8]“茂密”也是康有为捍卫“尊魏卑唐”主张的利器:吾于汉人书酷爱八分,以其在篆、隶之间,朴茂雄逸,古气未漓。至桓、灵已后,变古C甚,滋味殊薄,吾于正楷不取唐人书,亦以此也。[9]对于较为偏爱的几家,如钟繇

5、[10]、颜真卿[11]、邓石如[12]等人,他均以“茂密”概之。在康氏眼中,书法史上凡是具有“茂密”美学特征的书法作品或书家儿乎都成了“碑”或“碑派书家”。至此,其借“茂密”实现推举碑学的主张已是非常明白。本来,茂密与疏朗辩证统一的关系是难以分割的。姜夔的讨论充满辩证法,“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13]o许多书法学习者常常把凋疏当作萧散,把寒乞当作紧密,都存在对于疏密问题的误读。字法中的“计白当黑”,务必使密者更密,疏者更疏,疏密对比强烈。对比强烈的字法能够使欣赏者的视觉受到激烈的紧张的刺击,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一般书法学习者常常偏

6、重点画的写法,因而往往注重点画本身的形态,也就是字中间的黑处,而忽略点画之间的空口。成功的字法既重视点画所形成的“黑”处,又重视点画之间所形成的“白”处,既重视实实在在的点画,又重视点画之间的虚空。因而,疏密问题与虚实关系又有着交叉。“疏朗”可以获得空阔、清虚、高简、洒脱的风神,“茂密”则能达到繁复、奇崛、雄健、老辣的境界。从这个角度出发,便不难理解碑派书家对“茂密”风格特别倾心的背后所要推重的美学风格了。和碑派阵营对“茂密”的一味偏重不同,帖派书家显得较为持平。晚清帖派书家周星莲虽认为“茂密”是古法,但对于董其昌疏朗的书风同样也称赞有加:古人书,行间茂密,体势宽博。唐之颜,

7、宋之米,其精力弥满,令人洞心,驢冃。自思翁出,而章法一变,密处皆疏,宽处皆紧,天然秀削,有振衣千仞、洁身自好光景,然篇幅较狭,去古人远矣。[14]吴德旋甚至指出董其昌的“病处”也是其“妍处3慎伯又云:学苏须汰其烂漫,学董须避其刁疏。汰烂漫则雄逸始显,避刁疏则简淡乃真。斯固然矣。予谓烂漫、刁疏在彼二家,病处亦觉其妍,但恐学者未得其妍,先受其病,不可不知耳。[15]周星莲还认为,从茂密中求得的疏朗尤为可贵:右军书转左侧右,变化迷离,所谓状若断而复连,势如斜而反正者,妙于离合故也。欧、虞、褚、薛各得其秘,而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