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

ID:44483243

大小:101.8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2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_第1页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_第2页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_第3页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_第4页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生活》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及其本质的规定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政治权利)包括:(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及其地位:(2)政治自由含义:(3)监督权含义: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包括: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2、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8、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2)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3)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9、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选举方式的选择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比较: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含义选民直接投票选举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由代表去选举优点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便于组织,适合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不足受限制条件较多无法保障每个选民对代表的认可适用于哪级选举B、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比较: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

3、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遊的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优点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如果不加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适用于哪级选举(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①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②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①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我国将在相当长时间内采用的选举方式。(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行使好选举权利的重要性(页数

4、)②、如何才能行使好选举权利(页数)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1、方式:2、意义:11、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1、发展基层民主的必要性(页数)2、村民委员会的性质: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12、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及各自特点13、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如何行使监督权(页数)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4、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15、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1)、政府坚持的宗旨、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2)、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16、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1)、依法行政的含义(页数)(2)、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页数)

5、(3)、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关于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17、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8、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原因、意义(页数)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什么?如何监督政府权力?19、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20、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政府的权威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

6、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2)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信誉;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有促进作用;(3)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脚踏实地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

7、绩,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最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性质:地位: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3)、人大代表的义务:(4)、人大代表的权利:(注:人大的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