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

ID:44440973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_第1页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_第2页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_第3页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7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描述所了解的各种动物的行为。(2)说出动物行为有哪些类型以及刈•动物所起的作用。(3)学会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和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3)通过对蚂蚁觅食行为的探究方案的设计,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除了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它们和我们是好朋友,所有的朋友一个都不能少。(2)关注动物的生存

2、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2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文本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动物行为方面的资料,有丰富的图片、视频的演示,同时动物行为的多样性也会使激发学生的趣,而且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很容易理解和学握本节内容。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难点:常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教学活动活动导入、动物的行为【活动体验,探求新知】一、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提供故事背景,出示问题

3、,展开新知的探讨:“一只刚出生的小狗来到我家,开始非常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慢慢的和我熟悉了,见了我会亲热的摇尾巴,还在我的训练下每天到楼下指定的地点拉屎、尿尿。”问题:①你能从以上资料中找出有关动物的行为吗?②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③小狗一生下来就可以到指定的地点拉屎、尿尿吗?④这两种行为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从生活熟悉的例子入手,解决了问题也就引出了两种行为的概念并比较出二者的区别。(二)、利用“分析与讨论”的资料,判断那是先天性行为,那是学习行为。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设计意图:扩展认知的范围,

4、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问题探讨:①对比分析小羊吃奶和黑猩猩调取白蚁两个具体事例,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②从母鸡抱窝、小鸟喂食这两个事例思考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③刘翔跨栏很出色,姚明打篮球也很出色,假设让他们互换项目,设想结果怎样?这说明学习行为的建立与什么因素有关系?④你具有哪些学习行为,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试举两例说明。设计意图:在学生能准确判断两种行为的基础上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行为产生的原因上理解两种行为的本质特征。因此提出以上问题,而不是直接设问:动物的行为对动

5、物生存有什么意义?这样有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有明确问题指引,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动物行为形成的机理,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然后由学生对这两种行为进行归纳,一方面将学生头脑中的具体材料做以理性提升,另一方也教给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方法。达成本节第一个重要的知识目标。二、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一一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一)、视频资料: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和马戏团黑猩猩表演节目的录像。讨论:这两种学习行为形成的过程以及成功的快慢有差别吗?设计意图:两种动物的学习行为差别明显,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回答难度不大。提示学生“尝试和错误

6、”是常见学习行为,为下面的探究做一铺垫,还想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回顾科学探究的基础环节,并提出探究问题:乌龟的绕道取食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吗?给学生提供一份设计不完整并有疏漏的实验设计方案,学生分组讨论修改并补充。交流各组设计最终形成最佳方案。设计意图:教材中的实验建议观察鸡的绕道取食,我觉得城市学生取材困难,要求的实验场地较大,不容易操作。选择小乌龟是因为有很多家庭做宠物饲养,对学生没有什么危险,而且操作不受场地限制。市于初一学生刚接触科学探究的方法不久,让学生完全口己设计方案有较大的难度,于是我提供

7、一份不完整的方案是给学生打个架子,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探究方案,体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三)、第二节课,依据的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观察乌龟经过多少次错误尝试才能找到食物,并记录下每次找到食物的吋间,做以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展示结果并交流实验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在这一环节中,注意向学生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实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社会行为(一)指导阅读法:在阅读提纲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以及提供给学生的补充材料阅读提纲:1、社会行为

8、有什么特征?2、群体内部有哪些联系的方式?3、哪些动物有社会行为?(二)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并相互答疑。设计意图:前两个问题意在让学生学习阅读,并提炼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第三个问题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生活经验。逐步实现第二个知识目标。同时学生的知识面宽窄不同,学生的交流可以答疑解惑,从屮体验获取知识、传授知识的愉悦,感受学习的快乐。【总结归纳,内化提高】课堂的小结部分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