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例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例疗效分析【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指出现带状疱疹(HZ)的特征性急性节段性皮疹痊愈4〜6周后,仍留有沿神经走向扩布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是一种非常顽固Z痛症。2002〜2006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门诊共治疗2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病例2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岁(51〜78岁),
2、病程1〜8月。所有患者原发皮损已消退,只遗轻微色素沉着。均感持续隐痛、烧灼感、酸痛或阵发性刀割样剧痛,反复频繁发作,傍晚至夜间明显,难眠、精神萎靡、厌仓,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患者均进行过一般口服镇痛剂治疗,其中有3例曾进行过药物神经阻滞疗法治疗。但仍有反复,疗效欠佳。患者均非肿瘤,器官移植或应川免疫抑制剂患者。病变部位以躯干部为多,有21例(75%)头面部2例(7.5%),颈段1例(3.6%)舐尾段4例(14.2%)。1.2治疗方法121西药治疗给予维生素Bl100mg+维生素B12300&
3、mu;g肌肉注射,1次/d,共6次。口服泛昔洛韦片250mg,3次/d、谷维索10mg,3次/d,用12d;消炎痛25mg,2次/d,用3d;转移因子胶囊(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3μg多肽:100μg核糖粒)1〜2粒,2次/d;扑尔敏4mg,每天睡前服或多虑平50μg,3次/d,卡马西平O.lg,3次/d,阿末替林25mg,2次/d等。1.2.2中草药治疗车前草12g.金银花15g、鹅不吃10g.茅草根15g、猪屎青15g,每天1剂煎水饭后服,1次/<1,不超过10do1.2.3物理疗法
4、每天给予液氮喷雾治疗一次或901-C(广州激光技术研究所)CO2激光治疗仪红外线照射治疗,每次3()〜60niin,每天1次。1.2.4穴位封闭疗法患者疼痛明显,一般止痛约不能止痛,共6例,应用封闭疗法。按中医肝胆经辨证取穴,基本穴位为肝俞,肺俞,胆俞,脾俞,太冲,配穴根据受损神经分布加背俞穴或华佗夹脊穴。取维生素B12针500μg,康宁克通针20mg,2%利多卡因针2md、生理盐水5ml混合,等量注入以上相应穴位中,5dl次。1.2.5心理疏导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告诉患者疼痛原因和本质,鼓励患
5、者树立信心,采取安慰疗法,坚持功能锻炼。2结果治疗灰第2d起,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有19例患者(占67.9%)5d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不彩响睡眠及日常牛活,另7名患者8d后也达到上述状态,基本恢复正常,逐渐减药,2名患者10d后亦完全恢复,2周后停药•,随访观察8个月未见复发,总有效率100%。3讨论带状疱疹的发生率约为125/10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被认为是高发病率的原因。年龄也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个主要因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
6、%〜70%[1]0另有报告,年龄在40岁以下者少见,年龄>60岁者达50%,>70%岁者达75%[2]。病毒的侵及和继发的皮肤外周神经、脊伽背根神经节、神经根,软脑膜和脊髄的炎症变化激活痛觉传入神经,节段性痛觉调节系统的损你伴随粗纤维功能的降低使痛觉感受信息自脊髓背角向脊髓传递增加[3]。所以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谷维素等药物,用于营养调节神经,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牛和修复。口服消炎痛等止痛消炎,有文献[4]报道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扩大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作
7、用。有报告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在1周内,抗病毒抗体大都处于低水平,1周后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与患者疼痛程度呈线性相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者1年后其抗体滴度仍偏高[5]所以给予泛昔洛韦治疗,泛昔洛韦(FCV)是喷昔洛韦(PCV)的前体药,具有强效的抗疱疹病者作用。HPHN是因神经鞘细胞损伤引起的,PCV-TP在细胞内的快速形成及较长的持续时间,保证了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有效性。睡前给予扑尔嫩或多虑平,增加夜间止痛,提高睡眠质量。中医认为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炎,肝经炎毒,循径外发而成;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
8、热内生,蕴湿化热外溢肌肤而发;或湿热蕴蒸、雍阻肌肤,化火成毒,蕴积肌表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吒、温热毒盛、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疼痛剧烈,湿邪停留人体,故常遗留疼痛不休或刺痛不止,病程迁延[6]。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瘀清解余毒为主,以扶正祛邪、缓急上痛为重点。方中车前草:味甘、性寒,可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金银花:味H•,微苦、性寒,主治温热表证,发热烦渴,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诱导产生干扰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