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片10mg,3次/d,甲钻胺胶囊0.5mg,3次/d,复方甘草酸昔胶囊75mg3次/d,氨酚待因片1片3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10Ug/do两组均连续用药14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是治疗PHN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前列地尔【中图分类号】R752
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89-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以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为基础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病程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1],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笔者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全部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确诊病例,均符合
3、PHN诊断标准[2],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经一般止痛无效。1.2排除标准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病,化脓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或1个月内系统使用过泼尼松者为排除病例。1.3一般情况男35例,女30例;年龄55-85岁,平均67.55岁;病程1个月至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4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片10mg,3次/d,甲钻胺胶囊0.5mg,3次/d,复方甘草酸甘胶囊
4、75mg3次/d,氨酚待因片1片3次/do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商品名:凯时,北京泰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静脉滴注lOng/do两组均连续用药14天,治疗结朿时评价临床疗效。1.5疗效判断标准疼痛的严重程度以4级记分法评定[3]:无疼痛为0分,轻度疼痛基本不影响生活工作及休息记1分,疼痛明显対日常工作、生活冇影响记2分,剧烈疼痛不能坚持工作,严重影响睡眠记3分。疼痛记分下降指数二(治疗前记分一治疗后记分)/治疗前记分xlOO%0痊愈为无疼痛;显效为疼痛记分下降指数
5、280%;好转为疼痛记分下降指数30%-80%;无效为疼痛记分下降指数<30%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疗效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45.45%,有效率达75.75%。对照组治愈率31.25%,有效率为50.00%o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2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在初治疗的3天内有局部血管发红,轻微疼痛,滴注结束后消失。对照组有
6、1例治疗一周后出现血压升高,给予降压药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坚持治疗。3讨论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后遗症,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超过50岁的带状疱疹患者PIIN的发生率为62%[4]。有关PIIN的病理改变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病理基础是相应神经节的剧烈炎症反应[5],即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冇关[6]。前列地尔是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因其含有脂微球,故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作用,前列腺素E1通过调节腺昔酸环化酶和磷酸二脂酶活性,促进细胞内环磷酸腺背浓度增
7、加,激活依赖环磷酸腺莒的一系列蛋白激酶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改善组织微循环[7]。因其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有•左的作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故木文从治疗神经炎介度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治疗PHN中的作用:①前列地尔可以通过改善神经纤维的微循环,而促进神经的再生、修复;②前列地尔可以抑制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的释放,阻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消除炎症,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因此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通过笔者的临床研究观察,进-步从实践上证明前列地尔对于PHN的治疗的有效性。说明前列地尔是
8、治疗PHN既有效乂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OdomRB,JamesWD,BergerTG•安德鲁斯皮肤病学[M]•第9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72-476.[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60.[3]严月华,翟晓翔,吴伟伟,等•爱维治和赛乐特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4);277—278.[4]高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