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57202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恩再适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口服甲钻胺及维生素Bl),治疗组33例合用恩再适注射液,疗程14天;对照组33例给予口服消炎痛(口引喙美辛)片,疗程M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3%,对照组为42.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V0.01)。结论:恩再适较以往的口服消炎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恩再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2、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患者皮疹痊愈后4〜6周仍留有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痛症,好发于老年人[l]o现应用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患者66例,均有明确的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史
3、,且带状疱疹皮损消退2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随机分成恩再适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9〜76岁,>60岁18例,平均59.3岁;病程1〜6个月,平均1.9±0.7个月;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14例,颈神经7例,三叉神经3例,腰舐神经2例。对照组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5〜78岁,>60岁17例,平均58.9岁;病程1〜6个月,平均1.8±0.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及疼痛程度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木研究征得患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4、,患者以入院顺序分治疗组和对这组,两组均给了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口服甲钻胺及维生素Bl),治疗组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3支(9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日,静脉滴注,疗程14天。对照组口服消炎痛(口引味美辛)片25mg,3次/日,共14天。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皮肤科杂志》中有关疗效判定标准〈sup>[2]o①痊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复;②显效:偶有疼痛,功能恢复;③有效:时有疼痛,功能改善;④无效:疼痛及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
5、,治疗前后同一组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用X2>/sup>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果见表1。随访及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中1例出现轻度胃部不适,可耐受,停药后症状消失。对照组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及轻度血压升高。全部患者治疗后检查有关实验项目,无1例出现异常。随访2年,其中治疗组疼痛情况缓解较明显,偶有隐痛,不影响生活质量。对照组有10例半年内疼痛仍较严重,影响睡眠。其屮〈60岁31例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疼痛全部消失,而〉60岁患者疼痛完全缓
6、解多在>1年。讨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是嗜神经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后遗症,中枢和外周神经同吋发生。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恩再适是一种具有神经亲和性的生物制剂,用牛痘病毒疫苗接种于家兔皮肤使其产生免疫和炎性反应的皮肤组织经过提取和纯化得到的一种非蛋白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多种多糖的生物制品〈sup〉[3]o恩再适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镇痛及抗变态反应等作用。主要用于因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而产生的神经源性疼痛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慢性尊麻疹和湿疹等。该药通过脊髓后
7、角神经元受体激活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在损伤部位抑制缓激肽游离,减轻神经损伤后炎症过程;活化Na+>/sup>-K+>/sup>泵,减弱神经细胞过度兴奋。此外,恩再适还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使血小板聚集性正常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神经组织氧量,有利于神经损伤的修复[5]o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随访期内疼痛得到明显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尤其是对于老年PH7患者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另外本研究中有31例〈60岁患者,随访期间疼痛均完全消失。可能与这部分患者相对年轻,疼痛及发疹较早得到及时治
8、疗有关。参考文献1吴冠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