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33401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老子政治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子政治思想研究摘要:老子思想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悠远,具冇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思想水平。其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耍作用和影响,内容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全面准确认识这些内容和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老子政治思想研究老子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展示了独特见解。[1]老子哲学以自然主义哲学为架构,以“道”为核心,崇尚自然,把自然状态作为英思想的逻辑前提,体现了自然主义色彩。老子学说的发展冇其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老子思想,对于当代
2、中国政治思想建设具有很高价值。一、道法自然的政治思想“道”是老子哲学基础和政治思想的最高范畴,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道居于核心地位,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从“道”出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道,就不能抓住老子哲学系统的本体论。老子的宇宙之道不是清晰的,“道Z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给“道”一个混沌难识的解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个迷离又含糊的宇宙本体论,只好“强之为名”,“字之曰道”。[2]1、道的自然性自然主义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最高价值,老子以“道”为本体,认为“道”是一切事物存在价值的
3、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世间所有的万物都耍效法自然,道也不例外。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王弼在《老子注》中写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是“道”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世间万物最普遍的原则。整个世界依照自然规律存在与活动就是自然,也就是道。[3]“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自然是道的根本精神,具有普适价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笫25章),道是一切万物的根源,又内生于万物,是万物的根本屈性。“道”受到尊崇也被人珍贵,就在于顺英自然本性,发展为
4、独立的存在,根据环境顺势生长,即所谓的“物行之”“势顺之”。“道法自然”学说是老子哲学的总纲领,老子这里所说的“道”,是万物生存的规律和法则,也是道法思想的木质。[4]“道”创造万物没有目的性,完全任万物自我化育而不加干涉,也不期望得到回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都说明道的无所取性和自然性,是“玄德”。“道”创造万物,遵循着自然的原则,“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体现着“道法自然”的原则。这从根本上说,“道”的自然木性是最基础的,具有元价值的逻辑和意义。2、“道”的行而上老子的道具有形上性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來看,道是无象无物、混沌未分无法用经验来
5、感知的,也无法用感官来触碰它,它没有确切的形体,散漫在浩淼的宇宙中,只能靠理性來确定其存在。从微观的角度來看,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是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真实客体和存在物。“道者,万物之奥也”,(第62章)老子对“道”进行进一步的抽象,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道”是一切存在的依据,是物成为物的“所以然者”。它永恒的存在,“独立而不改”。老子道论已经超越了宇宙生成论的范畴,是水平很高的哲学本体论,是先秦时期哲学的最早的本体论学说。道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也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由道产牛,并按照道而运动。[5]虽然不
6、能跟宇宙生成论有清晰的界限,但是老子“道”具有的木体论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无事取天下”的政治社会主张。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治理和管控国家的方略原则。只有“无为”才能更好“无不为”。通过无为政治,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无不治”,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统治术,表面上说无为,实质上是有为,这就是对“君人南面之术”最好的诠释。1、“无为”的主要含义老子的“无为”学说主要冇三层含义:无为即自然、无事和善为。[6]第一层含义,无为和自然是分不开的。老子的形上学认为“道”是木体,实质就是“无为”。“道常
7、无为”,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生长,不外加条件约束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來”,(第73章)都是不作强求之意,是顺应自然的一个过程和范畴。“自然”和“无为”密不可分,无为体现着自然的观念和范式,自然是无为的效果和价值。[7]第二层含义是,“无事”是“无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无为,事无事”,老子厌恶战争,认为战争违背了道的自然无为之性,所以“不足以取天下”。无事可以理解为无欲不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老子倡导的原则是清净治国,也就是清净无为。第三层含义是“无为”即“善为”,老子认为做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