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

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

ID:44420568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_第1页
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_第2页
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材使用刍议教研写作能力培训论文李俊重庆市江北中学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教师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逐渐取得了相关的认识和操作的经验。但是,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容忽视的存在,使得教师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放不开手脚,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篇章的选择上畏首畏脚,首鼠两端。确实,《普通高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屮有说明:“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教材每一个模块单就“阅读鉴赏”就有4个单元,即12篇文章,还有“

2、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等方面。这样一来,5个模块就有60篇文章。要想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这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这些篇冃悉数完成,并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和知识积累的话,笔者认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2、当然,说明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也给执教者点名了策略,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选’”。这就是语文教师一个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一一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答案无疑是后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越来越得到

3、普遍的认同,并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则必须要首先走出对教材的认识误区,梳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什么是教材?《辞海》解释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使用和要求掌握的基本材料。有文字材料,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视听材料如挂图、投影、录像等多种形式。”说白了,教材就是教学的基本材料。但是,我们对教材的性质的理解,却有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等同。很多教师长期奉行的就是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更有甚者,认为教材内容就是考试内容。教材有的我就教,没有的我就不教,甚至考试不考的我也不教。“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本”

4、的思想在很多语文老师的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教学内容一直局限于教材本身,考试木身而非语文的教学实际。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惯性,二则恐怕还是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二是对教材的认识显得过于“干瘪”。都说以前的“教学大纲”,现在的“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意见,教材则是具体的教学内容的体现。这不假。但是,高屮语文教材本身仍然残留着许多“纲领性”的特质,不单单语文这一科,任何学科均是如此。教师必须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补充大量的拓展内容而非就教材教教材。既然有补充,那么就必然有删减,这很正常。如果真的就教材上面的内容而教的话,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5、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教学,必须走出相关误区,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去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相关资料。”基于此,如何科学、合理、积极使用教材,使得它能够充分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便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探讨。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教材使用空间的适度拓展。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建设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如果就教材而教教材的话,必然陷入一种狭隘的境地。笔者一直有个不是很恰当的譬喻:如果说《课程标准

6、》是《春秋》的话,那么教材就是《左传》,教师的课堂教材使用就可以是《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教学过程屮,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比如相关文本的补充,相似文本的比较,节选文本其他内容的介绍乃至相关知识背景的介绍讲授等。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牛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乂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对学习知识的把握。当然,这样做有个很重要的前提一一所谓的拓展延仲绝非简单的由一到多的数量的增加,而是教师将诸多知识内化Z后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内涵的增加。二、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笔者先就谈过,要想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这有限的教

7、学课时中将60篇篇目悉数完成,并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和知识积累的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针对诸多的篇目和相应的训练,笔者认为可以优化教学安排,不必按部就班的使用教材,而是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地将教材教学“专题化”,在整合中提高教学的效益,归纳综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课标里“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相关资料”的要求。再者就是教师应该和教材的编写者“求同求异”。所谓“求同”,是指教师应该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他们的建议性安排。并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