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19241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教师家访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家访策略研究一、家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家访,顾名思义:学校老师到家庭走访沟通,互相了解,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H的。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通讯手段的进步割断了人们之间的互访,大院的亲情被单元门阻挡。孩子们由于社会交往少,很多孩子孤僻,依赖家庭。特别是胆小的孩子,対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非常恐惧,怕老师,怕上幼儿园。我班有位幼儿,刚入园时只会说家乡话,由于到了一个新环境,加上语言沟通的困难,整天不说一句话,甚至不愿來园。我主动亲近他,他却敬而远之,请他做游戏,他紧张地直拽衣服,甚至冇一次我请他回答问题,他还急得哭了起来。但我家访时,他却表现得
2、出人意料,不但给我们拿水喝,对我们的请求也慢条斯理,有求必应,我们趁机与他交流,表露对他的好感。家访后,孩子慢慢的开朗起来,对周围的人也不再拒人千里了。因此,老师的家访,能增进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亲切感,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感情与友谊。二、家访是对“以爱育爱”这个教育理念的很好诠释我们都说要爱孩子,那怎样去爱孩子呢?是给以物质,还是给予好的品质呢?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作为老师,更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要以爱育爱,而家访,是对“以爱育爱”这个
3、教育理念的很好诠释。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走近家长,走近孩子,让孩子也学会爱。同时,也带动家长去爱,让孩子更好地去学习爱,培养好的情商。冇些家长,比较疏远老师,对于园内工作老是抱着一种怀疑试探的态度,通过家访,我们就可以用心的去交谈,用爱心去感化她们。这里我卬象最深的是班里叫文恋的女孩子,她的妈妈从來不与我们多说一句话,虽然孩子很招人喜欢,但是总觉得跟家长有一段距离,家长总是一种怀疑的眼神,直到那天我去家访,和她谈到孩子很多的优缺点,而但她妈妈也非常赞同老师的评价,觉得老师言之有理。特别是孩子对音乐节奏表现出高的敏感性,我建议孩子去学学钢琴。后来,她
4、妈妈真的带文恋见了一位钢琴老师,老师连夸孩子音乐天赋高,鼓励她好好学,从那以后,她妈妈就完全转变了态度,有时还主动找老师聊天。孩子也在家长的带动下,更亲近老师,更爱老师和周围的人了。三、家访给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庭的配合需要家长有丰富的止确的教育理念。我国家庭教育需求近年來止从义务型转向自主型、标准型转向个性化、单一型转向多元型。虽然很多家长是高学历,但育儿方法了解得却不多,冇些人甚至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通过家访正好可以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接受家长的咨询,使家庭能找到
5、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每位家长树立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提供有力支持。现代家庭教育注重个性化,关注孩子个性的培养。通过家访,教师深入到孩子的家庭之中开展服务,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为家长提供适合于孩子自身发展的建议,这些建议针对性强,有助于孩子形成富有个性的健康人格。四、家访让老师了解孩子个性的不同面,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人的性格具有多重性,在不同的场合表现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同样,幼儿园的孩子也有他的多面性。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调皮,很好动,而我们却很奇怪,会是这样?因为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内向,不爱和小朋
6、友玩,不爱和老师讲话。通过家访,可以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一面,而不会轻易地给孩子戴上帽子:他是个内向的孩子,他是个多动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班里有个叫丫丫的女孩子,在幼儿园很内向,不爱说话,经常被人忽视,有什么活动,比如上台表演、玩游戏时扮演老师的角色等,我从來不会想到她,武断地认为她那么内向,机会给她也没有用。但家访的过程中,她给我们唱歌,给我们表演剪纸,非常活跃,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也让我为她轻易的戴上“帽子”而后悔。[参考文献][1]中国幼儿教育网•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中国幼教出版社,1999(10)・(责任编辑
7、:王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