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1076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课堂“真讨论”的方法冉庆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真讨论”的方法冉庆玲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努力改变以讲解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如杲运用得当、合理,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舞台,就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智慧灵感的场所。然而,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除了为讨论而讨论的“伪讨论”现象外,主要是存在大量低效的课堂讨论。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进行课堂“真讨论”,在实际教学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讨论内容的确定课堂讨论,就是围绕某个知识点、问题、现彖,引导学
2、生自由发表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讨论话题的选择应该经过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而不是信手拈来,什么都可以拿来讨论的。讨论的内容过多,过于简单,或课本上早有定论,以及不需要深入思考,也没有让学生口由发挥余地的问题是没有讨论价值的。例如:黄河流过我国哪些地区?最后流入什么海?这样的问题,学生一看书就知道,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值得讨论。问题的挑战性过大,超越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头脑屮一片空白。这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资料辅助,最好还有课前研究,否则难冇见地,课堂也会出现冷场。即使学生说出一二
3、,也多是不着边际的漫谈。例如:温州要成为国际大都市我们述需要做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必须在学生做过事先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课堂吋间有限,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2〜3个问题为宜。讨论题口的表述要精练,用语正确、规范,逻辑严密,富冇诱惑力。问题表述的明确并不是说学生一看话题就能马上弄清楚全部含义或初步得出答案,而是说不能因为讨论话题表述得不够科学、不够准确或索然无味而使讨论进入死胡同。一个成功的课堂讨论,首先要选择可供讨论的问题,问题既不超越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范畴,又不局限于已有知识,应保持难
4、度适屮。具体而言,以下这些内容适合作为议题讨论:第一,疑难问题。有些问题可能答案很清楚,但是却包含着学生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原理,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分析。如:在丿力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不同区域的人们生产、生活特性的理解,就需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历史传统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问题就比较适合讨论。还有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比如: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在教学中除了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外,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使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需要“出谋划策”的问题。所谓“岀谋划策”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一
5、些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此类问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有多种可能。比如:对于黄河治理的问题。虽然这样的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并非必不可少,但是它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意义重大。第三,可以交流感受的内容。历史与社会涉及人文思想的传播和建立,形成一定的思想情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可以交流感受的内容进行讨论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教师说教无法取得的效果。例如:对沙漠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讨论,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历史事件,特别是我国近现代丿力史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的讨论,对学生理解发展对于屮国的重耍性大冇裨fi
6、ilo笫四,存在争议和分歧的问题。对一些历史问题,不管是否已有定论,只要当吋或现在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角色扮演来讨论。例如:谈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叩勺认识,就口J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孝文帝、鲜卑贵族等角色,表述口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样做对学生完整地认识历史事件,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十分有帮助。对地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也可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西部开发'‘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部门负责人、当地百姓和企业领导,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果与课程冇关,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作为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
7、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例如,关于台湾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讨论:“台独”活动的结果会怎样?经常进行这样的讨论,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会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学以致用。二、讨论时间的安排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曲讨论—表述见解一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耍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留给学生充裕的口由讨论时间,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冇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出精彩的奇思妙想。讨论吋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
8、,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但是如果能事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第一,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冇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的学生的反应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二,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讨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