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09609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高校教师的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教师的责任浅谈高校教师的责任摘耍:我国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强教师的职业责任认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索质,推进教育教学事业改革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教师的重大任务。本文通过几方面浅谈一下高校教师在新世纪应尽的责任。关键词:高校教师;责任;新世纪高校教师负担着完成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完成培养目标的重任,高校教师最根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些责任是同时并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育人”,则是耍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培
2、养学生,是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对于高校教师他的责任具体都有哪些呢?一、传授知识传授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与任务,因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而居于教师责任与任务的核心地位。高校教师的这一基本责任与其他层级的教师又有很大的区别。通常人们说:要给学生一勺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而高校教师却耍努力成为团流不息的江河。要对担任教学的学科有全面透彻的把握,要看大量文献,获取前沿的知识和信息,掌握学科动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带领学生走到学术前沿。传授知识已经不再仅限丁•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教师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帮
3、助学生增加自身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渠道,教师不再是直接给学生知识,而是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自己主动获取信息的本领。教师丰富的知识内涵,是引领学生开拓创新的真接因索,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耍过程。二、发张学生能力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屮,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允许学生挑战权威的学术观点或常规的技术。创新精神是当今竞争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没有创新也就无法参加竞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
4、仅强调学生“知其然”,还有强调学生“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不因循守旧,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岀质疑最后突破创新。发展学生必须让学生先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多学科的综合、联想能力,善于运用其他成果,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吋还要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徳情感人的品德情感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來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徳情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学握道徳准则并内化为个体需要,同时以此为基础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
5、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丰富多彩的,具有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集体主义情感。大学生的交往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范,他们在交往中会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响;有校内的影响,也有校外的影响,有正式的影响,也有非正式的影响,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教师要对学生交往活动和交往环境进行有效调控,在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校内交往环境的同吋,要与家庭和社会进行协作,以开放的教育形式,让学生经历风雨,得到锤炼,懂得思考,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抵御社会腐蚀的能力。四、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放在教学中就是要让教学过程科研化。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
6、务,科技发展到今天,高校教师不仅要做传递人类历史演进中已形成的优秀成果的专家,而且要做指导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发展学生独创能力的专家以及科学研究的专家。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直接表现在教育技术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科研意识,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科规律、治学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不断探索本学科最新成就,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与更新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同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屮,培养学生获得处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且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教学的革新科研化。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是历史赋予高
7、等学校教师的使命,高校教师通过科研互动,能更深刻地了解当前社会对高校的动态需求,能全面地把握木学科在国内外发展趋势,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Z间的联系,掌握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从而把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及吋有效地反映到教学中来。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是一定吋期教育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而且构成着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递、通过科学研究而得出发明创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学科基本上都是
8、在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而成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学科体系将会不断产生,并且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平。因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