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

ID:44389383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_第1页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_第2页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_第3页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_第4页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栏杆集镇中心小学王礼俊提高农村人口基本素质,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能否提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村未来劳动考的质量。一、从农村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树立实践意识、整合意识和开放意识,是提升农村《科学》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明确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

2、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挖掘农村小学自身的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化《科学》课的教学。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学校相比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没有少年宫或科学馆等科学展馆,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FIH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二)就地取材,丰富《科学》课的教学资源。虽然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时时制约实验教学的有序开

3、展,但我们应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就能解决《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月.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二、让学生亲

4、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农村教学《科学》课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牛《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

5、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对农村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没有学生观察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二)结合农村学生现实生活,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乐于探究。1、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对于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半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2、树立实践意识,从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切实通过引导学生亲历形式多样

6、的探究活动来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3、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指导学主用亲自动手操作来感知事物、参与教学,这样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三、在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成为《科学》课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确保农村《科学》课教学规范化、现代化、一体化运行。(一)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并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农村孩子提供一个乐于提问题的良好环境,让他们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7、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岀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1.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市的,不受压抑的。有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效率。学生只有在心理上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敞开心扉,无所顾忌的与教师、与同学进行思维的碰撞,闪现创新的火花。2.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任何教材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任何教师都不能保障拥有超越所有学半的信息量。因此,《科学》教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代同步,不能与传统的农村知识相提并论。3.教学结果不能满足于课

8、本和老师所谓的标准答案。《科学》课倡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理应给学生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