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ID:44383055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担保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贯彻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完善担保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企业信用等级,促使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向更专业化的领域发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适合担保业务特征的担保机构会计核算制度,对增强担保行业公信力、平衡担保机构利益、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担保公司会计核算问题对策在深入贯彻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过程中,担保机构会计核算制度如何完善和实施,已成为担保行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担保机构的会计核算

2、与管理工作,同担保机构控制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担保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对正确评价担保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风险控制都至关重要。一、担保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发展历史担保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由于起步较晚,2006年以前,我国没有建立国家统一的担保机构会计核算制度。各地担保机构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差别较大,同行业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不能准确反映担保行业的整体状况,不利于政府监管、银行合作、担保行业的风险控制和持续发展。为规范担保行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反映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政部制

3、定了《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财会〔2005)17号),于2006年1月1日起在担保企业施行。2010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解释》(财会[2010115号文件),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明确。业界普遍认为,该文件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担保行业会计改革有了实质性跨越与突破,是我国担保会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一)未到期责任准备提转方法和原则有待明确担保业务属于远期交易,收

4、入实现在即期,风险成本在远期,风险是逐步释放或显现的,因此按配比原则,担保费收入应配比远期风险。同时遵循谨慎性原则,担保机构按当期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主要功能就是税前列支延缓收入分配,平衡收入与支出配比的时间差,防止利润的虚增和过头分配。但目前尚未明确差额转提原则和具体的计提方法,在实务操作中出现许多模糊认识和不同做法。(二)担保赔偿准备提取制度不够科学担保机构按不低于当年年末在保余额的1%提取担保赔偿准备,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以后,实行差额提取,用于对冲担保风险预期损失。这对多数担保机构

5、风险准备金水平要求过高,对盈利目标实现压力太大;在担保放大10倍条件下,意味着风险准备金水平最终要与资本金水平相当,超出风险准备金的“附属资本”的意义。担保赔偿准备的提取对象不能真正体现与风险挂钩,未按业务品种、信用等级、担保时间、反担保强度、还款方式不同,对担保责任实行分类管理,不能准确计量担保责任风险。(三)一般风险准备金制度内容应进一步明确担保机构按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对冲不确定性的非预期风险损失。但没有明确计提比例,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如果代偿损失依次冲减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

6、不足部分可以依据实在税前扣除,则担保机构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没有任何积极性,况且也没有明确要求。(四)担保机构风险收益偏低,不能有效配比风险成本担保业务的风险成本难以定价,但出于对担保机构非盈利的习惯定位,目前全国的担保机构担保费收入都是按低于同期银行利率的50%收取,在没有政府补贴条件下,是比较低的,风险收益没有贴近风险特点。(五)担保机构执行保险公司会计标准的规定有待完善根据2010年7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并按照保险业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会计

7、报表的格式也参照保险业的有关规定,不再执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5]17号)。由于此项规定较为笼统,并且保险公司与担保机构财务核算存在很大差异,在财政部针对此规定出台具体的配套实施细则之前,担保机构执行此项规定难度较大。三、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应用问题的处理对策针对担保行业会计核算办法在具体应用中遇到的以上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性文件,结合多年的业务实践经验,现提出几点解决建议:(一)完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制度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未来风险成本和工作成本的时间分布规律计提,如年平均法、季平均法、月

8、平均法、日平均法。实际工作中,由于业务量和笔数巨大,逐单计算工作量大,往往直接按月或年保费收入计算。按当期保费收入的50%,即对于一年期的每张保函当年只能确认半年的保费进入利润分配,同时转回上期数。或者用本期应提数与上期已提数对比,少补提,多转回。对于一年期以上的长期担保业务,由于其时间分布不均匀,按单项计提比较合理。(二)修正'‘担保赔偿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