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

ID:44362172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归去来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川,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m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英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2、掌握“胡、奚、鬲、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弓

2、、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Z、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一一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背诵全文。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思想内容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彖三、教

3、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设想(一)、诵读的准备指导(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英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一一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吋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

4、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一一《归去来兮辞》。三.文体特点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乂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骡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口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來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

5、字句读。(2)“归去來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吋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四、朗读课文教师范读一一自由朗读一一提名朗读(正咅;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一一集体朗读一一自由朗读1、一读一一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2、二读断句读。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

6、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3、三读一一明白音乐美读11!语调一一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读出语气一一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

7、”“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4、四读一一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吋节奏要整齐,咅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第一段的“归去來兮,”要读得豪边,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另外还要五读六读一一熟读成诵,琅琅上口。五、疏通字词并完成练习三六、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2、完成练习一、二。

8、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一、检查练习二、研习课文(―)总体把握1、归家之因2、归家Z乐3、综述情态(二)具体研习1、读悟第1段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耍“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來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指名朗读本段。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皿的原因中可看岀他当时的心境如何?明确:自责(“E园将芜”),自悔(“己往不谏,來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

9、和“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