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

ID:44339715

大小:515.4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1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_第1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_第2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_第3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_第4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第1~2题。1.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24H寸A.aB.bC.cD.d2.由南向北排出a、b、c、d四城市的顺序()A.acbdB.acdbC.cadbD.dcab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12月22日时,只有赤道上会出现昼夜平分现象,故a城市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第2题,图中a城市昼夜平分,位于赤道

2、上;b城市出现极夜现象,应位于北极圈内,是四城市中位置最北的;c城市昼长夜短,应属于赤道与南极圈之间的城市,是四城市中位置最南的;d城市昼短夜长,应位于赤道与北极圈之间。答案:1.A2.C导学号74420面]城市用地紧张,因此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随意缩短了楼间距,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在满足日照条件下的楼间距的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据此完成第3〜4题。我国部分城市住宅间距-城

3、市住宅间距理论实际采用①2.02H1.7H②1.18H1.2H续表-城市住宅间距理论实际采用W1.41H1.1~1.2H④I.86H1.6~1.7H3.表屮住宅理论距离的计算主要是依据城市的()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B.北京时间12时的太阳高度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D.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2.表中四个城市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解析:第3题,为了更好地采光,必须要有合理的楼间距。楼间距的大小通常由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决定。第4题,一般来说,纬度较

4、低的地区,楼间距较近。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根据楼间距的大小判断出纬度由高到低分别是①④③②。答案:3.A4.D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观。图1为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图1图23.图1屮()A.M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B.N区河流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K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D.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图2中乙4.图2中()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B.②作用多发生在莫霍面以上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D.④作用能

5、量来自地球内部解析:第5题,M区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N区河流为外流河,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K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降水丰富,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图2中甲。第6题,甲岩石为沉积岩,分布在火山口附近的多为岩浆岩;②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多发生在莫霍面以下;③作用为岩浆的喷出和侵入作用,不会形成丹霞地貌;④作用为变质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答案:5.C6.D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与地质剖面图,完成第7〜8题。新口□尊离线(米)老►2.甲处地貌的成因为()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C.

6、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3.该区域地貌形态的形成先后经历了()侵蚀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A.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可以判断出甲处的地形为山脊,结合剖面图可判斷出甲处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因而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为向斜成山。第8题,图中有岩层分布,岩层的形成首先要经过沉积作用;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说明其在形成后,经受了水平挤压作用(地壳运动);图中地貌表现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说明

7、岩层在弯曲变形后又受到了外力的侵蚀作用。答案:7.C8.D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4.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D.乙地气温高于甲地5.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9题,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乞压控制,甲地气流

8、下沉,多晴朗天乞,乙地相反。第10题,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9.B10.D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2.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2.②地区最热月均温为24〜28°C,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为16〜21°C,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解析: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