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

ID:44340042

大小:608.3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1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_第1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_第2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_第3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_第4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根据图中化石,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一>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解析:第1题,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大量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

2、化启的地层。第2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式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答案:1.C2.B“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让西部面临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图及土地类型面积较长吋期的变化统计资料图。据此完成第3〜4题。图1ia90.0

3、60.030.00.0木林奇草地水浇览早地农居地■I□n□in图2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4.I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II地的影响,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增加B.土地荒漠化加剧C.水土流失严重D.洪涝灾害多发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I区域的灌木林、高草地、农居池面积减少,水浇地面积不变,旱地面积增大。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1区域植被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则可以判断该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开荒。从图中祁连山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则可知

4、该河流域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答案:3.A4.B读图,完成第5〜6题。A.a^b>cB.d、c、fC.a、c>eD.b>f6•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m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地盐碱化现象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箭头可知,d、e、f反映了人类与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第6题,土地盐碱化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有关,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

5、并未加剧土地盐碱化现象。答案:5.B6.D导学号744206呵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7〜8题。0.140.120.100.080.060.04流苣曲线降用降雨强度(毫杓时)o510150100毅06121S246121824(B1)咬一二"1990^^0.14=0.1200.10K0.08送0.0650.04S0.02K-需06)2182461218必(时)

6、询一集二"2012年降雨降雨磯度(亳/时)5j07•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口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枳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7题,和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8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答案:7

7、・C8.B地表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温亚热热带热带带带森带a草林林球原带林带带二-、、!.带荒浜代温(T)N风化壳口基岩■3(no・2400帳1800•1200600长09•曲线I、II、III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10.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

8、上大于恒河平原解析:第9题,从降水来看,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故I线为降水量变化曲线,从气温来看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乞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相对较同纬度范围森林较高,故III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蒸发一般比森林地区更强,故II线表示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