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1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一、选择题1中世纪,罗马教皇得以确立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主要是由于( )A.基督教教阶体制的完备B.西欧人都信仰天主教C.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D.土地所有权集中在教皇手中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权是分散的,政治权力也是分散的,王权衰弱,天主教会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答案:C2对于中世纪西欧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图示比较准确的是( )解析: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之间曾长期斗争,但二者又共同维护着西欧的封建统治,因此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A项不够全面;B、C两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
2、3下图人物论证“君权神圣”的特点是( )①把理性引进神学 ②排斥理性③运用“自然法则” ④从世俗权力角度出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阿奎那在论证“君权神圣”的过程中,并不排斥理性;同时运用“自然法则”,如通过蜂群只有一个蜂王来论证一个国家最好由一个君主进行统治。答案:C4下列与詹姆士一世无关的是( )A.宣扬君权神授、王权至上B.竭力压制议会C.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善待清教徒D.引发“法在王上”和“王在法上”之争解析:詹姆士一世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5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期,詹姆士一世提出了“君权神授”
3、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目的是( )A.论证教权高于王权B.论证王权高于教权C.论证王权高于议会D.论证“法在王上”解析: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王权至上是为了赢得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根据这种专制理论,他竭力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皇为皇帝加冕材料二 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暴政蹂躏子民,就成了暴君。……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贱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材料三 詹姆士一
4、世曾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说:“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他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出教皇与国王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出现这种关系的最主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的主要精神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君主专制思想?根据这种专制理论,詹姆士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在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关系:教权高于王权。原因: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2)限制王权。(3)思想:“君权神
5、授”。措施: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影响: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为了论证封建等级的合理性,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因此,归根到底,“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神所建立
6、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物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就是说,神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致分崩离析。这样一来,阿奎那就将封建等级制说成是符合“自然法”的合理的制度了。——摘编自《世界通史》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按“自然法”精神,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必须按照人们的共同意识,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
7、民的公共权利。请完成:(1)对于“自然法”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阿奎那、霍布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2)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阿奎那和霍布斯的认识相同吗?说明理由。(3)阿奎那对“自然法”进行论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中世纪早期神学家认为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这些原则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阿奎那认为人有贵贱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霍布斯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自由和人身权利是平等的。(2)不相同。阿奎那认为国家和社会是神创造的,霍布斯则认为国家是人们按契约
8、创造的。(3)维护封建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