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

ID:44319265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_第1页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_第2页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_第3页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_第4页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郑州城镇化率提高城市辐射功能增强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全市城镇化率近年来呈稳步上升态势。一、郑州市城镇化水平现状城镇化是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社会进步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

2、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郑州作为全省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主要聚集地,享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汇集以及市场容量大和投资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郑州市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县(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2009年底,郑州市总人口达到752.1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增长1.1%。其中城镇人口达到476.9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2.9%。郑州市城镇化率达到63.4%,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

3、近年来持续保持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的水平。郑州市城镇化率比全省高出25.7个百分点,在中原城市群中高居首位,分别比开封和洛阳高出23.8个百分点和19.2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八个地市中处于领先地位。郑州市城镇化率达到63.4%,意味着郑州市城镇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郑州市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主要有如下特点:1、六区城镇化水平达到91%。2009年,中原、二七、管城、金水、上街和惠济六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93%、91.2%、92.6%、93%、90.2%和62%,平均水平达91%,比上年城镇化率增加了0.4个百分点。六区乡村人口减少4.9万人,比上年减少1.8%,标志着郑州市城

4、区的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在提速。2、六县(市)城镇化率快速提升。2009年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城镇化率分别是36%、43.6%、45.5%、42%、46%和38%,比上年分别增加1.88、1.5、1.03、2.0、0.6和1.11个百分点。新郑市和荥阳市随着城镇化率的基数加大,增速有所趋缓,而中牟县城镇化率随着郑州新区的建设,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3、六县(市)、区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六县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新郑市为46%,比最低的中牟县36%的城镇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六区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中原区和金水区为93%,比最低的惠济区62%高出3

5、1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水平如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4、与部分省会城市相比城镇化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2009年,太原市城镇化率为82.2%,合肥市城镇化率为64.1%,长沙市城镇化率为62.6%。我市城镇化率低于太原市和合肥市等。二、加快郑州市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结合郑州市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与客观实际,进一步培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规律,消除人口迁移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引导人口与产业合理化流动与聚集,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6、,将是郑州市城镇化发展主导战略。1、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是否具有生机活力,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是否有生机活力,城市要有大发展,经济首先要有大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拉动和支撑。而能够撬起城市经济的支点毫无疑问是充满活力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没有产业的大发展,城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及经济结构调整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产业园区经济带动为主要特征,实现“以业兴市”、“以业兴城”。一是坚持生产力布局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紧密结合,建设和发展专业

7、集聚区;二是借助城市的辐射力,建设和发展开发区和特色园区,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化;三是在县域经济区域和重点中心城镇周边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实现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完成人口转移,促进城市的良性成长和可持续发展。2、切实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努力破除不适应新形势、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法制环境。一是突破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