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针药合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药合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针药合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周围性而瘫急性期针刺配合中药对疗效和疗程的影响。方法对治疗组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发病7d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采用西药治疗的治疗研究。结果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组痊愈率85%,对照组6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V0.01),并且针刺配合屮药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o【关键词】周围性而瘫;急性期;针刺配合屮药;对照治疗观察【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3-0059-01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
2、炎症所致,早期病变为水肿或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临床上分为3期。发病1〜7d为急性期,8〜15d为静止期,15d以上为恢复期。目前,西医很多临床医生不主张早期局部针刺治疗,而笔者通过对周围性面瘫60例的观察,发现早期治疗得当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120例,均为本中医馆收治的发病在1~7d的患者,分为两组。针刺配合中药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0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0岁。诊断依据为患侧眼裂扩大,不能眨眼,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键侧,患侧不能鼓腮,食物停在颊间不易裹出,舌前2/3味觉减退
3、,无耳聋、耳鸣、重听,无眼干。1.2治疗方法针刺配合中药组:采取局部随取与循经远道取穴相结合的方法,主穴取风池、合谷。配次穴取牵止、承浆、丝竹空、攒竹、地仓、水沟、阳白、四白等。头面部穴位浅刺,手法宜轻,不捻针;患侧面部及耳后行TDP局部照射,留针30min,1次/d,10d为1疗程。中勿以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菊花、桑叶、蝉蜕、防风、荆芥、秦苑、蔓荆子、荆荷、生地、茯苓、僵蚕、地龙、黄苓、羌活各15g,细辛6g,生廿草10g,1R1齐U,10d为1疗程。对照组:强的松30mg,每Fl1次口服,逐渐减量。从发病ZH,15d内患者各自采用不同的治疗。15d后,治疗组停用原來的针刺
4、方法改用透穴治疗;对照组因服用激素继续减量,加用透穴疗法。取患侧阳口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攒竹透睛明、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夹承浆。面部两组穴位加用6805-A电针治疗仪治疗,通电20分钟,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留针30min,10次为1疗程,中约以牵止散和八止散加减白附子、全虫、僵蚕各10g,黄苓60g,西洋参、白术、茯苓、当归、炒白芍、熟地、桃仁、红花各15g,地龙、黄精各20g,炙廿草10g,1齐l」/d,10剂为1疗程,总共1〜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3疗效标准参照《实用耳鼻喉科学》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审标准进行评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面部有轻
5、微的功能减弱及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吋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面部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有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吋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轻微运动。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针刺配合中药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杲(P<0.01),说明急性期针刺配合中药可提高痊愈率。针刺配合中药组痊愈者平均疗程(18.62±5.81)d,对照组平均疗程(27.86±6.31)d,两组疗程比较有非常显
6、著性差异(P<0.01)o表明急性期针刺配合中药后疗程明显缩短。3讨论有人认为急性期禁用针刺疗法,其原因是这一期会加重神经损伤,影响其水肿消退。而笔者临床观察,发病早期属风寒袭络,邪在表浅,针刺宜选用轻刺激以祛除风寒之邪。早期针刺配合中药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迅速消除水肿,使受压迫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得以降低,从而使神经功能恢复,并防止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