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针刺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针刺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远慧茹卞金玲郑健刚杜元潮赵惠萍指导:石学敏(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300193)摘要针刺治疗35例,用围刺扬刺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4.29%,针刺前后瘤体体积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1;远期疗效表明,进步及巩固率为90.00%。提示:针刺治疗能影响甲状腺腺瘤生长,预防组织癌变及良性肿瘤的恶化。❷主题词甲状腺肿瘤/针灸疗法腺瘤/针灸疗法刺法甲状腺腺瘤多以颈前无痛性肿物为首发症状,常偶然发现,生长缓慢,有时肿物急剧增大,伴胀痛,多Ftl于
2、囊肿出血所致。本病属中医瘗病的肉瘻范畴,多由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交阻,日久则血行不畅,血脉瘀滞,气、痰、瘀搏结于颈前而致。自1988年以来,笔者以针刺治疗本病患者35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❷1一般资料35例患者系门诊病人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9岁,最大45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个月。腺瘤分布在左叶23例,右叶12例。经B超检查腺瘤最小为1.6cmX1.4cmX1.2cm,最大为3.5cmX3.0cmX2.5cmo所有患者均按《天津市住院病种质量管理标准手册》的诊断标准而确诊,并于治疗前后做B超检
3、查,以客观判断瘤体体积的变化。❷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肿瘤部位以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左手拇指将肿物固定,右手持直径0.25~0.30mm,长度40mm的毫针,从肿物边缘向肿物中心部斜刺,根据肿物大小确定针刺与皮肤的角度为45度或15度,一般耍穿透肿物。针刺时沿肿物周边分成8〜10个等份,即针尖斜向中心部刺8~10针,再从肿物上向中心部刺一针,即围刺、扬刺法。各穴均在得气后施捻转泻法1分钟,留针20分钊
4、。配穴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丰隆。除足三里穴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外,其他穴位均施用捻转泻法。❷每H针刺治疗1
5、次,20天为一疗程。1疗程后做疗效评定。❷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B超拍片显示肿物全部消失。显效:肿物缩小1/2以上。好转:肿物缩小不足1/2o无效:肿物无变化。令3.2远期疗效观察对部分病人进行了针刺后半年以上的追踪观察,同吋对远期疗效进行了分类。❷进步:甲状腺腺瘤较针刺结束吋体积缩小1/3以上或全部消失。巩I古I:甲状腺腺瘤体积大小保持在治疗结束吋状态或体积缩小不足1/3O退步:甲状腺腺瘤体积增大超过针刺前水平或痊愈后复发。加重或恶化:甲状腺腺瘤体积增大超过针刺治疗前水平或出现癌变。❷3.3治疗结果(1)近期疗
6、效:经过针刺治疗,35例中,痊愈15例(占42.86%),显效15例(占42.86%),有效3例(占8.57%),无效2例(占5.71%),总有效率94.29%。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肿物体积小的患者疗效较肿物体积大的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前瘤体一般为1.6cmX3.5cmX1.4cm〜3.0cmX1.OcmX2.5cm;治疗后瘤体大部分消失,未完全消失的最大瘤体为1.6cmX1.4cmX1.Ocm。针刺治疗前后瘤体体积差别明显(P<0.01)o❷(2)远期疗效:对2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束后半年以上的追访,其中治疗结束后6个月〜
7、1年10例,1+〜3年6例,3+〜5年4例。追访结果表明,进步及疗效巩I古I18例(占90.00%),退步2例(占10.00%),未发现癌变。❷4典型病例李XX,女,43岁,干部。就诊H期:1998年7月5FI。病史:2周前突然发现人侧颈部隆起一肿物,皮色无变化,即前往肿瘤医院诊治。经B超检查后,确诊为甲状腺腺瘤,需住院手术切除治疗。因对手术有恐惧心理,故求治于我院。查左侧颈部有一肿物,其形状类似一枚大枣。压之不痛,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B超提示:左叶内可见2.6cmX2.lcmX1.2cm囊性包块。随即用针刺治疗,首先在
8、肿物周围进行围刺,其次取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丰隆等穴位,每E1针刺治疗1次。针5次后,肿物明显缩小。经1个疗程治疗后,已触摸不到肿物。复查B超,肿物消失。❷5讨论甲状腺腺瘤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其病机多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横克脾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郁痰浊阻滞经络,结于颈部,发为本病。因此,治疗应以舒肝理气,软坚散结化瘀为法。在临床上,局部围刺是取得疗效的主要环节,具有软坚散结化瘀的作用,针刺时直接刺入腺瘤中心,可使局部气血经络疏通,软坚活血作用增强。由于针刺的深浅不同,得气也有差别,从临床治疗中发
9、现,透刺应达中心部即可,不必全部穿透瘤体。在围刺基础上,酌配远端经穴可提高疗效。选用三焦经穴外关,有疏通三焦气机的作用,使气结得以疏通;合谷、太冲为四关穴,可舒肝解郁;足三里、丰隆为胃经穴位,有健脾、助气行、化痰浊的作用。局部围刺加配以上经穴,可使痰、气、瘀相搏结的肉瘻得以消除。❷木方法在临床运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