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分析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采用口服西药三联疗法并加用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服西药三联疗法。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的总有效率为95%,90%,对照组为75%,70%o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方面效果均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行气止痛克疡汤;
2、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分析【屮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004-4949(2014)08-0166-01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炎性坏死性病变,该病为我国常见病,且病程长、易反复。典型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中上腹痛(呈餐后痛,空腹疼痛缓解的特点)、慢性病程、疼痛时发作时停止的特点[1]。临床上西医主耍以保护胃黏膜、抗炎、抑制胃酸分泌的方法治疗,但预后易复发。中医主耍以温养中气•疏肝和胃为主[2]。本文主要研究行气止痛克疡汤在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方面的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40
3、例肝气犯胃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4-65岁;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3-67岁。两组患者均有慢性病程和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且经病理和胃镜检查确诊为肝气犯胃型胃溃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2.2方法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口服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即:阿莫西林0.5g,奥美拉卩坐20mg,甲硝哩0.4g,3次/天。实验组采用口服西药三联疗法并加用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行气止痛克疡汤方剂:救必应、蒲公英各15g,黑老虎30g,黄连8g,鸡骨
4、香18g,浙贝母、佛手、枳实、甘草、白及、柴胡、白芍各12g,诸药煎服,2次/天。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2.3临床症状改善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消化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症状改善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主要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主要症状积分减小率》80%;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且主要症状积分减小率》60%;有效: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且主要症状积分减小率达到30%-60%;无效:治疗前后溃疡面积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二(愈合+显效)/本组总例数X100%o2.4胃镜检查
5、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愈合:瘢痕期或溃疡消失,粘膜充血、糜烂消失;显效:溃疡愈合或者缩小1/2以上,粘膜糜烂消失;有效:溃疡缩小1/2-1/3,粘膜充血、糜烂减少;无效:溃疡和粘膜无变化或加重。2.5统计学分析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8.0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2结果2.1临床症状对比情况两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见表lo2.2胃镜检查疗效比较两组胃镜检查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见表2o3讨论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炎性坏死性病变,该病
6、为我国常见病,且病程长、易反复。典型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中上腹痛(呈餐后痛,空腹疼痛缓解的特点)、慢性病程、疼痛时发作时停止的特点。一般认为主要是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或损害加重而引起的自我消化,使胃黏膜和基层组织受到腐蚀引起的[4]。临床上西医主要以保护胃黏膜、抗炎、抑制胃酸分泌的方法治疗,但预后易复发。中医认为主要为饮食不洁、身体虚弱、七情内伤等引起,治疗以温养中气•疏肝和胃为主。行气止痛克疡汤有调和肝胃、行气止痛之功效,可达到祛除病因、抑制病菌生长、促进溃疡愈合,病证同治、标木兼治的功效,临床疗效明显[5]。从本文研究
7、数据中可得知:采用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胃镜检查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5%和90%;而单纯的采用口服西约三联疗法的分别为75%和70%。所以,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明显由于传统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参考文献[1]王玉新•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2010,48(21):154-155.[2]李磊,王立颖,刘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0例疗效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8):1396.[3]苏玉明,彭范,孙世晓.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
8、的方法和思路[J]・中医药信息,2006,23(3),26-27.[4]余江平•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5例[J]・中国屮医急症,2009,18(2):292-293・[5]林炳茂,邱贤斌,朱少君,等•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