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90851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ε―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临床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临床对比研究£—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比£-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与蒸憾水湿化液的细菌污染率和呼吸道痰液黏滞相关性研究。方法105例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受试组60例。对照组以蒸憎水为湿化液,每日更换并消毒湿化瓶;受试组以含£-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的扶舒淸作为吸氧材料,每3天史换1次。蒸馄水和抑菌湿化液每天采样送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成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道痰液黏滞情况。结果蒸憾水和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两组带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对照组的绿脓杆
2、菌、百思念珠菌的带菌率较大,聚赖氨酸受试组痰液黏滞比例明显下降。结论用含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的扶舒清代替普通吸氧材料抑菌性能强,同时可以减少痰液黏滞。【关键词】抑菌湿化液;蒸憎水;带菌率;痰液黏滞氧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措施,氧气经湿化瓶内的液体湿润容易引起感染是目前临床不可忽视的院内感染因索,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氧气湿度也直接影响吸氧患者痰液黏滞程度[1]。本院对2012年2〜12月本科使用氧疗的患者进行普通湿化瓶装蒸馄水和£-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的扶舒清产品院内
3、感染情况和痰液黏滞程度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12月本科吸氧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5〜59岁,受试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7.4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病程以及吸氧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材料受试组采用聚赖氨酸抑菌湿化液(扶舒清产品);对照组采用普通湿化瓶:流量表、内芯、导管、蒸憾水。1.3吸氧方法参照2002年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操作。
4、1.4收取样品每天分别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取样,样品送细菌培养。1.5检测方法标本按常规培养检测、分离、纯化后用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鉴定。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湿化液带菌情况蒸啊水和抑菌湿化液两种湿化液带菌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2.2湿化液感染细菌的检测对124份被污染湿化液进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
5、克利伯菌、口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检测,有97份样品可检测到2种以上的细菌,其中白色念球菌、绿脓杆菌比例较大,详细结果见表2。2.3痰液黏滞比例观察受试组和对照组的痰液黏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受试组有1例发生自觉呼吸道不适,痰液黏滞不易咳出,需行吸痰护理0例。对照组有17例发生自觉呼吸道不适,痰液黏滞不易咳出,占37.78%;其中行吸痰护理8例,占17.78%o3讨论冃前我国医药感染中,与吸氧装置污染相关的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其屮湿化液是引起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因素Z—[2]。由于传统
6、使用的氧气湿化液一般为无菌水或蒸馅水,本身不具有抑菌功能,而氧疗中湿化瓶内潮湿、温度适宜,因此极易污染。抑菌湿化液的主要抑菌成分£-聚赖氨酸,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真菌与耐热的芽抱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同吋e-聚赖氨酸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目前为止询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的报道,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无任何毒性的营养性抑菌剂[4]。本次研究显示,氧气湿化瓶在使用前各部位经过严格消毒均没有污染,而蒸憾水对照组湿化液的细菌培养液阳性率达84.44%(38/45)o细菌学检验结果显示,被污染湿化液对照组感染
7、细菌较多的是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与患者痰液分离的细菌存在抑制性。而受试组采用主要成分是£-聚赖氨酸的抑菌功能湿化液,感染率为0,而且扶舒清产品屮设有纳米微晶滤棒,有效分散氧气气泡,氧疗使氧气湿度高,可使患者痰液黏滞程度明显下降,患者依从性强,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使用器材和操作简单,在广大基层医院易于普及等优点。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能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和了医患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患者能够更早的参加到社会劳动中
8、,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邹灯秀,李秀云,徐敏.氧化湿化液污染与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7,22(19):74-76.[2]刘金昧,王建芳,杜倩•氧气湿化液污染引起肺部感染菌群调查•护理研究,2007,21(7B):1816-1817.[3]张东荣,王正刚,毛忠贵•据赖氨酸的研究进展•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2):48-51・[4]施庆珊,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