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

ID:44281696

大小:52.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_第1页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_第2页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_第3页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_第4页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陆九渊交往赠答诗研究【文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硏究论文邛击九渊交往赠答诗硏究【内容提耍】陆九渊的交往赠答诗在其留存的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交往赠答的对象是与其人性、修养密切的相关的。他择友的标准就是性、理。而艺是人格的点缀。【关键词】陆九渊人性理AbstractLUJiuyuan,spoemswhichcontactedhisfriendsholdtheimportantstatusinal1hishavespreadpoems,heassociatedthemenwhosenature,andtutelageshouldbegood.Hechoosesfriendsthestandardisthenature,the

2、principle.Butthepoems'featureisthepersonalityembel1ishment.KeyWordsLuJiuyuanhumannaturetheprinciple陆九渊曾引《易》来论述求学交友之道,其间特别强调道徳修养的外在条件的促进作用。他以《大壮》卦为喻: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非礼弗履,人孰不以为美?亦谁不欲其然?然善意之微,止气不弱,虽或欲之而未必能也。[1](卷21)他旨在说明众君子同心合志,共扶美善正气,必能成就循礼履道,教化天下之事业。又有:《比》,吉也。《比》,辅也,此乃仁也,人道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泽上有地

3、,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后生晚进苟无异趣,当与先生长者同心同德,先生长者亦须贤子弟为先后疏附。[1](卷18)陆氏以《比》卦来象征“亲密比附”,从而实现“保民无疆”,这就是陆九渊择友的标准,从他的交往赠答诗中,我们不难发现陆氏无论是对长者、平辈还是晩生,所持标准都是一个,即以期于君子同心,共扶正气,而实现教化天下的伟业。在陆九渊为数不多的诗歌中,其交往赠答诗有十七首,约占二分之一强(两首挽诗另论),这对于主张不立文字的心学大师来说,已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量,他充分体现了陆氏对于友情的珍视。笔者细绎这十七首诗,以为按其题材内容分,又可分为四类:其一,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4、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襟怀,如《送勾西载赴浙西盐》、《和黄司业喜雪》、《送徳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二);其二,赞美友人的诗艺或画艺,表达对友人精湛技艺的高度评价,如《和杨廷秀送行》、《赠画梅王文显》、《书刘定夫诗轴》;其三,抒写自己和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表达高蹈隐逸情怀的,此类诗作受禅宗影响明显,如《游西湖分韵得西字》、《与僧静张》、《赠化主》、《简朱干叔诸友》、《题慧照寺》、《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访余昌言不遇留题》;其四,阐述口己“心即理”、“存诚”、“明性”的哲学理论,如《题达本庵》、《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鹅湖和教授兄韵》、《与朱道济》

5、。下面笔者将以此四类,逐一析之。“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陆九渊出生于一个“诗”“礼”传家的中落家庭,自小便受到儒学的熏染。虽然家道中落,但其祖先却一直保持着儒家“仁义”、“尙礼”的传统。其父陆贺,“端重不伐,见于躬行,酌先儒冠、婚、丧、祭之礼行于家,弗用异教,著闻于州里。”[1](《年谱》)加之陆氏年幼就亲身感受到贫民生活的困苦。他的身世给他日后忧国忧民的思想做了最好的注释,而儒家的出世思想给予陆九渊日后思想的形成以有力的影响。虽然,在中国文化史上,陆九渊是以一位哲学家甚至是教育家的形象出现的。但他并不是一位世外高人,并不是一位静穆的大师用悲天悯人的或者超然的眼光俯视芸

6、芸众生。他的心中同样装着他的“圣主”,他的国家和人民,他用哲学家的眼光审视社会,用他质拙的笔触来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他眼中所见不是静穆,不是肃杀,不是凋零,更不是一般文人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风花雪月。而是“腊寺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腊梅迎雪怒放,纷飞的瑞雪仿佛无数的精灵,向他报告一个丰收的年景,“从今长作奉登瑞,廩庾家家赡九年。”(《和黄司业喜雪》)米恩对漫天飞舞的雪花,他摒弃世俗文人的意象,而是以理学家的思维,将境界拓深,蔓延,他想到的是来年的丰收,想到的是千家万户“仓廩俱丰实”的喜悦。听说沿淮天灾,农民食不裹腹,“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

7、归”(《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他忧心如焚,寄希望于友人尽早上报朝廷,幵仓赈济。我们知道,陆九渊的哥哥陆九韶就“曾奏立社仓之制,行于乡,民甚德之。”[1](《年谱》)在南宋时期,土地分配不均,大官僚、大地主往往兼并土地,廉价收购官田,使得农民流离失所。遇到灾荒之年,他们垄断粮食,哄抬粮价,使得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陆九渊深谙世情,极力为民分忧。在荆门军任上,他就曾数次奉行社仓制度,出政府低息贷粮于民,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打击了不法商贩官僚囤积居奇和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