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78698
大小:130.2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0
《附件:推介成果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推介成果材料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开发该项目系统的研究了影响材料性能主要因素及其和互间的关系,探明了各种组分在形成过程屮的作用规律及其与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首次提出了有机一无机两相互穿网络结构和延迟膨胀机理,并根据该机理制备了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HPCB),它是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材料,与同类传统材料和比,它具有抗弯(折)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好、环境协调及性能可设计的特点,能替代一些能耗高、与环境和生态不相适应或成木高的材料种类。采用该技术,可大大提升材料的使用效能,延长工程寿命,有效节约能源、资源,可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
2、撑。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截止目前,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如:武汉长江-桥、武汉长江二桥桥面改造、武汉长江三桥、武汉晴川桥、湖北秫归龙潭河大桥、巫山长江大桥、湖北秫归青干河大桥等大跨度桥梁的主体结构和桥面铺装,市政建设的防水、防渗、抗裂水泥混凝土工程,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系人:张惠玲联系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联系电话:027-87642570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光纤传感是新一代传感技术,集材料、信息、机电等多种学科和技术于一体,其核心技术
3、与难点是敏感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本项目攻克了光纤传感器规模化生产必需的光纤传感探头皱感材料制备技术、光纤传感元件集成设计与光纤材料的显微加工技术、专用光电了器件设计与制备技术以及精密组装与质量保障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掌握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建设了国内唯一能规模化生产系列光纤传感器的生产基地,已批量生产光纤温度类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阀位回讯器、光纤液位类传感器及专用光电子器件等系列产品。其产品己在全国16个省市、近十个行业的60余家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创直接经济效益3500万元以上,为企业直接节支亿元以上,节汇125万美元,并
4、开始出II创汇。木项H成杲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国内依赖进口局面,大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对推动我国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和促进相关工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系人:熊家国联系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中心联系电话:027-87642570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本发明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工程应用技术。回转窑是水泥工业的关键设备。它长期处于重载、高温、浓尘恶劣环境,且在多支点上连续运转,因运行和调整不当,多数窑中心线不是一直线,导致窑机械振动大、电耗高、窑衬寿命减短,停窑事故多,使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本项目组研究出对冋转窑进行动态
5、检测和调整技术。它能在线测量窑中心线的运转数据:轮带间隙和直径、大齿圈、托轮位置和直径,并能在线调整窑中心线,使窑设备处在良好状态。木发明涉及窑设备与光机电及微机测控技术,共获2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本发明已成功用于冀东、宁国、珠江等大型水泥集团及国内14个省、市、门治区的水泥及冶金行业的73条大型回转窑。它对推动水泥、冶金等行业的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耍作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联系人:张云联系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联系电话:027-87218976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继光强型和干涉型光纤传
6、感器(FOS)以后,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传感技术。我校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攻克了国内一直未能解决的工业化生产和工程应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包括传感光纤光栅工业化生产制备技术与装备,涂覆材料与封装保护技术、多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光纤光栅传感信号波长解调方法、工业化生产相关的非标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系统特别适合大型结构工程的施工与长期安全监测,已在海口世纪大桥、湖北巴东长江大桥、贵州冷饭盒大桥、苏州运河大桥等多座大型桥梁和深圳市民屮心等大型建筑结构工程以及湖北水布娅水电站等特大型工程屮应用,并得到许
7、多军工单位的重视和应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及感温火灾报警系统已在武汉石化、浙江镇海石化、小原油田等石化行业和成都电力局等电力行业得到应用。近两年来直接经济效益3600万元以上,为我国大型工程、易燃易爆、强电磁场干扰等领域捉供了新一代的安全监测新技术,为多个行业捉供急需的先进检测手段,使传统的传感技术提升到-•个新的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系人:熊家国联系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中心联系电话:027-87642570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本成果通过对制备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和性能、配合比优化设计、新拌混凝土制备技术和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和
8、耐久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系统研究,从源头全面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