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组织研究

非正式组织研究

ID:44278229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0

非正式组织研究_第1页
非正式组织研究_第2页
非正式组织研究_第3页
非正式组织研究_第4页
非正式组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正式组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正式组织研究U录摘要2一、企业中非止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2二、非正式组织划分3三、企业中非止式组织对企业的影响4四、非正式组织“紧密化”、“危险化”的诱因金业中非正式纽织的人本化管理结束参考文致ABSTRACT578910111・・••对-企业内非正式组织和关管理的研究刘口見南京信息工程人学滨江学院09物流管理专业,南京210044摘要:非止式组织是“止式组织”的对称。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崔桑实验”提出,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屮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人们在止式组织所安排的共同工作和在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以感情、性格

2、、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圧的关系结构,口然涌现出口己的“头头”,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通过对其成因、影响等的分析,得出结论:管理者需要最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止式组织结构关系,在这种新的组织结构关系中应该更加关注组织的人性化特征和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并进一步增强灵活性。这是最人限度消除非止式组织消极影响的根本Z道lo关键词: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决策一、金业中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非止式组织的概念是哈佛人学教授梅奥于20世

3、纪3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屮,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2。譬如在一个企业毘,在同一车间的同事之间,或者在兴趣相同的人们Z间,或者因职务关系接触较多的人们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往來,从而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这是很自然的事。构成这样的群体,可能是同i单位的,也可能是跨单位的;可能是同级的人,也可能是不同级的人。他们凑到一起,谈的问题可能是和工作有关,也可能是和工作无关系的其他问题;可能是在传递某些信息,也可能是在一起打球,打桥牌等等。1.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12徐志旻.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引进与咨

4、询,2003,(12).百度百科.“非正式组织”2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总是随着正式组织的产牛而产生,它在企业中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第一,止式组织的不完全性。即止式组织在权力安排、信息传递、社会交往、成就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不完全性。第二,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要。在」E式组织中,人们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因而组织成员要加入非止式组织以获得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满足。第三,企业员工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基木一致、观点基木相同,或者性格相近,业余爱好相同,使得他们相互吸引,相互理解,从而白发形成非正式组

5、织。非正式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多种类型。二、非正式组织划分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的划分3。这里所谓“安全性”是与破坏性相对立的,凡是积极的、正面的、有益的活动都是“安全”的,比如满足成员归属感、安全感的需要,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有助于组织冃标的实现等;凡是消极的、反而的、有害的都是“危险”的,比如抵制变革,滋生谣言,操纵群众,阻碍努力使高素质、高绩效员工流失等。所谓“紧密度”是与松散性相对立的,凡是有固定成员、有活动计划、有固定领导而小道消息乂特别多的,都是“紧密度”高的;相反则是“紧密度”低的。对以把非止式组织分

6、为四种类型:1.消极型:既不安全,也不紧密。这种非正式组织是内部没有一个得到全部成员认可的领袖,分为好几个小团体,每一个团体都有一个领袖,同时某些领袖并不认同组织,存在个人利益高于组织利益的思想。1.兴趣型:很安全,但不紧密。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团体,成员Z间自娱自乐。3朱枫.非正式群体状况及分类[D]南京师范大学,2008.33•破坏型:很紧密,但不安全。这种非正式组织形成一股足以和组织抗衡的力量,而月•抗衡的冃的是出于自身利益,为谋求团体利益而不惜损害组织利益。同时,团体内部成员不接受正式组织的领导,而听从团体内领袖的命令。4.积极型:既积极

7、,又很紧密。一般出现在金业文化良好的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日本木出公司的QC小组,完全是自发成立,员工下班后聚到一起,一边喝咖啡,一边针对今天生产车间出现的生产问题和产品瑕疵畅所欲言,最后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企业來讲,虽然一般的非」E式组织屮很少存在破坏型的,但是如果出现一•定的内外部诱因,那么消极型、兴趣型和积极型非止式组织都有可能迅速地转化为破坏型非止式组织。作为组织的管理者需要对组织内存在的诸多非正式组织有一个淸晰的界定,它是属于那一种类型?它们的领袖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徳素养和职业素质?这些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成员有没有属于企

8、业高层领导的,他们是否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