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

ID:4427247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_第1页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_第2页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_第3页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_第4页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清晨高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髙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过高与全血黏度增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8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与清晨血压正常组相比,清晨血压升高组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其他检测指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清晨血压升高的患者中,全血粘度的增高与清晨血压高峰的互为因果。而且对清晨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

2、生率也产生直接影响。关键词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感染、血液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过动态血压监测,选择血压控制良好(全天平均收缩压^130mniHg,平均舒张压W85mmHg),男58例,女24例,年龄65〜82岁,平均72岁。其中清晨5〜9时平均收缩压^140mmHg或平均舒张压^90mmHg患者46例为清晨血压升高组,男35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岁;清晨平均血压V140/90mmHg的患者36例为清晨血压正常组,男23

3、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岁。患者诊断均符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中的诊断标准。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全天平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方法:动态血压监测采用BR-102动态血压监测仪,采用间歇性测量,测量时间为上午8:00〜10:00至次日上午7:59〜9:59o24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血压,6:00〜8:59为清晨时间段,动态血压24小时有效读数280%。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LG-R80血粘度计,纤维蛋白原由C-2000血凝仪检测,血细胞比容由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沉

4、用魏氏法检测。采血均于清晨空腹用专用真空采血管按照规范采集,所有操作符合实验室质量标准。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与清晨血压正常组相比,清晨血压升高组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其他检测指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期,血栓形成趋势增加。有研究证明血压晨峰程度加剧与心、脑血管病

5、高发有密切关系,并且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1]。对许多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血压的升高在原有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心脑血管突发病变的发生率。有研究证实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最终环节[2]o外周阻力是血管阻抗和全血粘度的乘积,因此,高血压病血压升高不仅与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有关,还与血液黏度有关。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及流变性等。老年MBPS血液黏度高的可能原因:①清晨血压升高组全血高切黏度的升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有关;而在低切状态下红细胞易于聚集和叠连,形成聚集体,因此全血低切黏度的升高与

6、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有关。CiuffettiG等在另一项研究中认为低切变全血黏度的增高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独立于各种传统的危险因素之外;还认为低切变全血黏度较高切变全血黏度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3]。②红细胞变形性下降。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主要依靠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轴向集中可以调节微循环中比积,使当血流随着血管管径不断变细时,红细胞比积不断降低,减少血流阻力。③老年MBPS血液黏度增高可能与动脉壁的损伤程度有关。清晨血压的波动和各种血管收缩因子的作用促进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增加管腔内壁的压力,老年人血管退变、动脉硬化、弹性降低,

7、血管内膜容易损伤。而动脉壁的损伤造成纤维蛋白原的沉积,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容易形成网状机构,而其分子结构很不对称,当其含量增加时会导致血粘度增加。④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血脂代谢紊乱增多也可能为高粘血症的重要原因[4]。⑤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等高分子化合物的增加使血浆黏度上升,从而提升了全血黏度;同时通过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覆盖了细胞膜上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形成搭桥样连接,增加红细胞聚集性,进一步增加全血黏度。本文结果显示清晨血压升高组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显著高于清晨血压正常组(P<0.05),因此在清晨血压升高的患

8、者中,全血黏度的增高与清晨血压高峰的互为因果。而且对清晨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也产生直接影响。因而重视老年MBPS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在降压治疗同时合理干预,会对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