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

ID:44254224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_第1页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_第2页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_第3页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_第4页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摘要: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拉萨市2008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拉萨市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56hm2,人均生态承受力为1.278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122hm2。表明2008年拉萨市的人均消费需求并未超过其生态承载能力o但由于拉萨市生态系统脆弱,自身生态承载力十分有限,文章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利用土地和发展循环经济等对策建议以减少生态压力。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拉萨市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jW称EF)

2、,是由加拿大W订liamRees教授于1992年提出,1996年并由Wackemage1博士完善的一种将某一特定区域人口生态消费与其所拥有的生态承受力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关系、人于口然的和谐性和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并根据结果判断其发展状况的可持续性[1]。生态足迹方法自1999年引入中国,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在国内迅速发展,但对西部地区大城市的生态足迹研究未见报道。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突出。拉萨市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扩张,导致其生态问题不断出现,生态压力逐渐增加。本研究通过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运用到拉萨市生态系

3、统分析中,从生态足迹方法的角度对本地区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生态建设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o1研究区域概况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东经91°06,,北纬29°36,,平均海拔3658mo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中南部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属高原温带半F旱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3.17万km2,市区面积59km2o2008年全市总人口47.73万人,城镇人口20.38万人,农业人口29.46万人。旅游资源丰富,市区旅游资源冇布达拉宫、大昭寺等藏传佛教基地

4、,不仅带动拉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生态足迹带来了压力。2拉萨市2008年生态足迹计算拉萨市2008年生态足迹由两部分构成:一、生物资源账户;二、能源账户。由于缺乏拉萨市近年来进出口及国内贸易的数据,故笔者未进行贸易调整。2.1生物资源账户根据2009年拉萨市统计年鉴[2],将拉萨市生物资源分为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及水产品。由于缺乏相应的消费数据统计,采用产量数据代替。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世界平均产量作为各类生物生产面积的折算标准[3]。表1:2008年拉萨市生态足迹计算中生物资源消费账户2.2能源账户根据2009年拉萨市统计年鉴,

5、统计能源账户,将能源的消耗转化为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运用世界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1何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表2:2008年拉萨市牛态足迹计算中能源资源消费账户表3:2008年拉萨市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汇总*表4:拉萨市、屮国、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比较3结果与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2008年拉萨市的生态足迹为1.156hm2/人,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1.278hm2/人,生态盈余0.122hm2/人,如果生态足迹供给面积不扣除12%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生态盈余为0.296hm2/人,表明2008年拉萨市的人均消费需求并未超过其自身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这在一

6、定程度上反映了拉萨市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根据对生态压力指数等级的划分[3],拉萨市处于生态稍不安全状态,主要原因为拉萨市自身牛态承载力较小,需采取…定措施进•步减少生态压力。从生态足迹分量来看,耕地、草地及化石燃料用地均出现生态赤字,表明拉萨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草地资源,•且分别占生态足迹比例53%和44%,说明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依赖于耕地和草地的消耗,其屮耕地资源的消费主要以粮食为主,草地资源的消费主要以牛羊肉为主,这种对资源资源的过渡依赖将对拉庐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生态压力;而化石燃料用地的不足则是山

7、拉萨的能源资源的储量不足所致,绝大部分均來自其他省份;林地的人均生态盈余较大,说明拉萨林业生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充分利用,但由此形成了大量森林存在,这在天然林地日渐稀少的今天显得难能可贵,也减缓了拉萨市部分的生态压力;建筑用地较大的盈余主要是由于建筑业不发达及居住习惯所致。表4表明,2008年拉萨市生态盈余,并未超出1997年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也没有超过1997年世界的人均赤字,说明拉萨市生态压力较小。但随着拉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预计拉萨市将面临更大的生态压力,这为拉萨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由于数据统计的缺失,在计算过程屮对生物资源

8、消耗以及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