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

ID:46399016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_第1页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_第2页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_第3页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与实践“生态足迹”的概念1999年被引入国内,早期被译作“生态基区”、“生态占用”、“生态痕迹”、“生态脚印”、“生态空间占用”、“生态踩占”等。由于“生态足迹”一方而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一方而体现了人类对于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范I罚,所以应用较广。实践成果最早见于2000年,并且较多地集小在对我国西部、台湾省和地区级尺度的研究。2004年4月在沈阳举行的第一届“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为生态足迹两岸学术交流会”极大地促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生态足迹的研究与应用大概滞后4〜5年。1已开展的研究与实践1・1不同空间范围的研

2、究与实践(1)国家尺度包括静态研究和动态测度两个方面。静态研究如徐中民等(2003)年对我国1999年的牛态足迹和牛•物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其主要结论为:就全球的平均牛产能力來看,1999年,中国牛态足迹为1.326人均全球公顷,而牛.物承载力为0.681人均全球公顷,纶态赤字为0.645人均全球公顷,中国的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其生态承载力的94%。动态测度如刘宇辉(2005)对我国1961〜2001年生态足迹研究结果表明,1961〜1977年,生物承载力人于生态足迹,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1978〜2001年,牛物承载力少于牛态足迹,出现牛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地

3、方尺度前儿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省级行政区和城市,如江苏、陕西、辽宁、湖北、广西、广东、澳门、LT肃、云南、青海、海南、安徽、河北等许多省份各口进行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除云南、西藏外的其余省(区、市)在省(区)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近年來逐步发展到从省级行政区、城市、县域,其至到镇的各级行政区。(3)生态脆弱区研究区域类型包括城市、城郊区、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山区等不同类型的住态脆弱区,研究结论表明,这些生态脆弱区的发展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1.2不同产业角度的研究与实践单独用于测度某一项或儿项消费与对应的牛物牛产性土地的关系,进而评估该项或儿

4、项消费的可持续性,这可称为产业生态足迹研究。近年来,这方而的研究主要有能源、旅游、交通、贸易、大学等方面。(1)能源生态足迹在能源消费安全分析方面,有学者対可持续能源供应和能源、燃料消费与対应的吸收能源生产中排放出的CO?的林地的对应关系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屮还有学者对以石油代用燃料为动力的环境友好型汽车的生态足迹进行的研究,认为这种汽车可减少75%的运输足迹。(2)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水”为要素评价城市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了城市水牛•态足迹的内涵和4种典型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基于城市生态需水量的水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并以水资源短缺的北京市为

5、案例城市进行研究。(3)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主要研究旅游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和游览等方血。研究表明,旅游牛态足迹的区际转移导致旅游生态责任的区际转移与牛态影响的区际扩散,旅游业发展具有全球性牛态彩响的特征。也有学者则主要从旅游产业、旅游产品、旅游口的地、企业生态、旅游者及大众旅游6个方面探讨了旅游生态足迹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测度功能。(4)大学生态足迹近年来陆续有学者以大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这一特定消费单元的牛态足迹,研究对象包括东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以及沈阳市的各所高校。(5)家庭甘肃省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家庭半

6、态足迹计算:通过计算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家庭牛态足迹,比较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生态足迹差异,揭示各收入水平群休间存在的“生态足迹掠夺”和生态足迹占用公平性。在阐述家庭生态足迹内涵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甘肃省2002年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2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与支撑能力的评估,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是当前生态经济学与对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阳生态足迹分析通过衡量人类为维持H身生存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评估工具來评估人类活动对占然住态系统的影响,且由

7、于计算结果直观明了又具有区域町比性,止在逐渐发展为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耍方法。冃前国内的生态足迹研究主要是将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国内某一区域或产业,对某一年或者某一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区域或该产业的町持续性,尚处于初级的应用阶段。虽然国内目前已有一•些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的尝试,例如利用牛:态足迹对江西省土地利用的若干方案进行测度,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以指导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总体看来,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结果并未很好地为规划有机融合在一起。生态足迹的分析和计算与城市的规划方案和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