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

ID:44252060

大小:387.0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0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_第1页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_第2页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_第3页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_第4页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简草书的临写与创作研究U文/毛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批简牍书法问世,使得书法家和学者大开眼界。简牍书法的岀现,书法领域开拓了新的局而。书法家们惊奇地发现简牍书法是中国书法的珍贵遗产,他完全可以与帖、碑鼎立而三。大量发现简牍书法是现代人的功劳,如何继承、发展、创新简牍书法艺术是现代人的神圣使命。崇尚简牍,以简为师的思潮出现,也是现代人归真返朴思潮在书法领域的一种表现。但是,如何继承、创新确实没有先例。不像碑、帖,古人已有很多继承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

2、此,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了,不少爱好和研究简牍书法的书法家和学者在实践中被困扰,以至半途而弃。一、汉简草书的诠释秦汉时期以省简、解散篆隶,草率而书写在简牍上的书体。汉简草书的产生时代,根据我现在可以看到的简牍资料來判断应该在后秦和汉初,最早的汉简草书形态应该是草篆。根据著名书法理论家侯开嘉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定汉简发明早于甲骨文。那乂是另一范畴的学术研究问题了。有史记载史游创章草,张芝创今草,刘德升创行书应该稍晚,都是在受益于汉简Z后,因为那是他们三人在总结和提炼了大量的民间写手和下层官吏的汉简草

3、书书写成果Z后的事。简牍草书又是简牍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高峰,学习和研究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致力于简牍草书者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坚定的信念。屮国的简牍草书,以目前能掌握的资料判断主要存在于三个时期,一是战国,二是秦汉,三是魏晋,人们习惯统称为汉简。二、汉简草书的艺术价值研究和学习汉简草书前,必须先明确研究和学习汉简草书的冃的,由于汉简草书发现的时间短,它对于普通受众来说乂比较陌生,它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创作价值和实用价值还有待实践、论证。它完全不同于碑、帖今草那样早已以“皇家书法”、“官书”那

4、样全方位被论定而深入人心又不可置疑。而传世的汉简草书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多为下层官吏和平民百姓所作”,内容乂多为应用和纪事,特别是简牍草书的书写过程比较草率、快捷,书写材料即木片或竹片,并不神秘而通俗。因此,对汉简草书的艺术含量持低估、怀疑态度的专家学者也不少。就我多年来对汉简书法艺术的学习与研究认定:汉简草书的艺术含量是非常高的,它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勿容值疑,亟待我们去整理、发掘和研究。汉简上的草书是汉人真迹。由于多是下层官吏和平民所作以及木片和竹片等材料因索,因此原始美、质朴美衣露无遗。汉简草

5、书应是草书小一大门类。汉简草书的高古、纯朴、真率、舒情、纵意是其它书体难以超越的。汉隶、汉碑在中国书坛的崇高地位无可厚非,对它的肯定和颂扬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这些汉碑(汉隶的载体)经过历代损毀和风雨侵蚀,损失很大,而且这些汉碑少数笔意比较清楚,只能说基本保存完好。多数已经有严重的风化剥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这些汉碑多是东汉立碑风气鼎盛时期留下来的,若论整个汉代书法面貌就又另当别论了。而且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汉碑多是书法家书写,经石工摩勾、刻字,拓工捶打成拓片,书家原字原貌严重走样(参看图2)o(

6、图2)汉简情况就大不同了,首先是近百年出土的简牍数量大(还有很多简牍有待出土),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更显如此。仅解放前在古楼兰遗址和居延海两地就岀土了一万多枚。解放后在长沙、信阳、武威、甘谷、南昌、江陵、云梦、临沂等地更是发掘了大批战国简、汉简、魏晋简中的草书简。而且,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有的墨色还完好如初。这可是汉代书法家的真手迹,这为研究汉代草书真谛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参看汉简图示3、4、5、6)73图z((图4)(图5)(图6)三、汉简草书帖的筛选由于汉简草书已出版的各类、帖本浩如烟海,

7、为便于有志于研究学习汉简草书的书法家和学者学习和研究特选择以下几种简草供人家参考:《爰书误死马驹册篇》此简长22公分,宽1.2公分,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此简书写者的笔意,笔法和墨法清晰可鉴。这对我们研究、学习汉简草书的用笔率意,结字开张,点画舒展,草法生动,线条刚劲。《永元兵物簿》屈延汉简甲编1。永远7年(公元95年)每简约长23厘米,宽1・2厘米。台北中央研究院藏。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汉代简牍中,最完整的一册帐薄,1930年发现于张掖郡的广地侯官遗址,77枚木简编为一册,出土时不仅次序未乱,而且编绳还

8、在,这在出土的汉简中极珍贵的。此简的内容是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年至105年)广地侯官下属的侯长向侯官所作的报表。敦煌汉筒《王骏幕府档案》。敦煌汉简是指木世纪初以来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曝烽燧遗址屮陆续岀土的竹木简牍,因最早发现于敦煌而得名。《武威药简•樊石简》属东汉早期。有木简也有木牍。木牍略有残损,有些字迹模糊不清。木牍的质地多为松木,正反两面书写。我的研究结果认为比较容易进入的草简,是《尹湾汉简,神鸟傅》,是1993年3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六号西汉墓出土的大批木牍、竹简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