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40457
大小:101.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0
《小课题研究课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做课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听课参研人数11学科语文年级四班级230执教者王雪梅研究课题在阅读中提高感悟能力2013年月—x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完成填空练习:区别:“发现”与“发明”3、过渡: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与发明,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可用文中的哪一句诗来形容?二.精读感悟,合作探究:1、出示过渡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理解:a、看图理解本意:先介绍这是引用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在指导看图,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用来形
2、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b、联系上下文理解:先找句子,在抓重点词“纷纷”理解体会: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范围之广。C、d、2、介绍这种说明方法叫引用,及过渡句的作用。指导朗读,读岀惊喜之情。课件出示:自学提示:a>用心默读3、4自然段,用“一”画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句子和20世纪科技成就的语句,抓重点词把你的体会批注在旁边。b、想想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来介绍的?3、2、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一)农耕社会生活状态的句子:来寄托自己a、汇报岀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
3、美好愿望。”B、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举例子。c、抓4个“没有”体会当时科技落后,人们生活艰苦。d、仿写“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e、理解:“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本意及现实中指的科技成就,再用“那时没有,人们只能用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说话。f、说明这种生活状态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叫“农耕社会”。g、有感情朗读,想象农耕社会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二)20世纪科技成就:a、汇报出示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谈体会:
4、用举例子的方法写出了科技发展迅猛,创造的奇迹惊人,令人惊叹。c、观察划线句子的特点?可以互换吗?体会科普文用词的准确性。d、放上半句给下半句加动词。如:观看电视e>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并说说它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f、读着这些成就,想着舒适的生活,你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自豪和激动的心情。小结: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写农耕社会?说明理由。(体会做对比的好处)5、齐读第五自然段:a、说说“这个时代不同与以往的任何时代”,“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时代”,表现在哪里?b、在
5、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大胆想象,大家一起说说吧!二.结束全篇提出希望A、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B、抄写课文后第三题的句子。C、回去之后,把你的收获讲给父母听,也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说课•反思2013年月学科语文年级四班级230执教者王雪梅研究课题在阅读中提高感悟能力做课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说教材:说课:1、教材专题: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2
6、、教材位置:《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本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体会科普类文章的语言表达方法,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3、教材内容:它展示了20世纪的一些科学成就。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4、编写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
7、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四、说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说教学流程:
8、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温故知新第二环节:精读感悟,合作探究第三环节:拓展迁移,大胆想象第四环节: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这是一篇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入手。由于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因此我抓住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让学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①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看出?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