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37601
大小:175.8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0
《科学史教学与生物课堂的结合与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科学史教学与生物课堂的结合与改进研究生姓名:张凯旋学号:2140402156院系(所):生科院专业名称:学科教学(生物)研究方向:生物教育指导教师:至型培养类别:专业硕士填写日期2015年5月6日刖吞近年來,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进行,学主科学索养的培养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课程标准的改革也体现着淡化知识,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综观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科学史正在从科学教育的边缘进人科学教育的中心。新世纪科学教育的根木任务是提高学生
2、的科学素养,而科学史教育冇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一、生物教学小重视对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牛: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故而,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尤其耍关注对学牛实验能力的培养。《标准》屮明确提出,要“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⑴。在课程目标的能力目标当中,着重提出要发展学住的科学探究能力,并给了了比较详细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小培养学牛的实验能力已
3、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牛的实验能力,将有助于其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并有助于其在未来相关方而的发展与深造。笫二、生物教学中垂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标准》屮明确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住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纶“知道牛: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纶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同时还建议“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t2]o当前,国际社会正提倡所
4、谓的“历史、哲学和科学教育”,即HPS(HistoryPhilosophyandScienceTeaching)教育⑶。教育家加里森和劳威尔认为,如果教学的目标是引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则科学史是科学教学的必备要索⑷。其要点在于,不仅使学生了解科学的事实,还要使其知晓科学产生的过程,从中领会出正确的科学方法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对见,科学史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重视。—、文献综述1.科学史与科学素养1.1科学史关于科学史,科学历史学的先驱,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乔治•萨顿将其定义
5、为:“科学史是人类对客观的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类的心智逐步克服征服大口然的历史。它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能够免于暴力、错误和伪科学而斗争的历史。⑸这种观点强调科学的发展史是科学事实的积累过程,即整个科学史就是一部记录曾经发生的科学史实的历史,对于思维层面上的内容则关注较少。观念论认为,观念是科学的本质,科学观念的发展是内在的和自主的,科学史是观念的内在发展的思想史⑹。科学社会史学家认为,科学本质上是社会的活动,所以科学史是科学与其它的社会文明的互动发展史⑴。结合高中生物的教学实际,并参考以
6、上观点,木报告将科学史定义为:“科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包括科学家对科学事实的不断探索以及在探索中产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过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屮将牛•物科学史描述为“以虫物科学产牛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用翔实的资料去阐述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劳动,对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历史背景等重大问题进行评论,生物科学史也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教材。”⑻简言Z,生物科学史是科学史当中的一部分,包括与生物学相关的重人历史发现产
7、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1.2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徳(P・D.Hurd)在1958年提出,⑼是用来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1.Pella等的理解早在20世纪60年代,Pen和他的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100种报刊文章,检查这些文章中各种与科学素养冇关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把这些主题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科学素养的“参照物”,归结出科学素养的内容包括:①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②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③科学的本质;④科学和技术Z间的差异;⑤基本
8、的科学概念;⑥科学和人类的关系。问2.Miller的科学素养三维模型为了便于大规模科学素养调查,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Miller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科学素养包括:①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②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③对科技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现在许多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査都是按照Miller模型进行问卷设计的,中国科协组织的儿次国民科学素养调查的量表也是根据Miller的三维模型编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