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

ID:44237323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_第1页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_第2页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_第3页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_第4页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巧用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深度摘要:新闻背景是“新闻背后的新闻”。重视背景写新闻,虽然不是新闻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但运用得好,却可以深化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价值,提升新闻质量,是一个为受众服务的问题。背景的存在形式和运用方法有很多种,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运用得巧,就能提升新闻质量,赢得受众。关键词:新闻背景新闻实践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主题新闻质量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与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有机联系的条件和环境就是新闻背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新闻背后的新闻”O有的新闻事实本身简洁明了,一清二楚,就不必加背景材料;而有的新闻

2、事实较为复杂,为了阐明事件的意义,看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必须交代新闻背景①。重视背景写新闻,虽然不是新闻实践中最重耍的问题,但是背景运用得好,可以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可以烘托、深化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价值,提升新闻质量;可以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受众对信息容量的需求,让受众看得懂,了解得更多,是一个为受众服务的问题。因此,在新闻实践中,耍善于巧妙运用背景。背景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种,根据新闻事实巧妙使用不同形式的背景往往会取得不同的表达效果。第一种,用于单篇新闻中,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种,用于主体新闻之外,以“新闻链接”的面孔出现。

3、例如,2009年8月3日《重庆商报》中《高中生课余调查1年写出沙区“排堵方案”》在交代了主耍新闻事实之后,又加上了新闻链接“交通拥堵成沙区'瓶颈'”(内容略),进一步点明了高中生代宁驰写出“排堵方案”的意义。第三种,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这种新闻背景类似“新闻链接”,但用于主体新闻之中,独立成段,并明确标明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为主体新闻服务的,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资料客观全面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和意义,让受众从时空上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的深刻认识。第四种,是指组合报道屮,各个新闻Z间互为背景,相互映衬,实现信息增值。女口:2009年7月23

4、H《人民日报》将有关7月22日日全食的新闻《日食“盛宴”》、《9时23分,我们看见“贝利珠”》、《当日冕之光穿越心灵》、《共同见证月Z舞”》、《数字日全食》编排组合在一起,对日全食进行多方位报道,就形成了一个组合报道。这种组合报道的形式不仅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受众从有关FI全食的若干新闻事件的联系、对比、印证或隐喻中,获得超越单篇新闻报道的启示和教益。对于单篇新闻來讲,背景的存在形式乂有以下儿种情况:一是将背景穿插于新闻标题中。女0:1984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新闻《我国运动员夺得两枚金牌》的引题“奥运会开赛第一天传來'零的突破'喜

5、讯”,其中“零的突破”是这则新闻的背景材料,对于屮国体育界和屮国人民来说自然具有特别的意义。二是将背景穿插于导语中,与新闻事实本身的叙述紧密黏合在一起,黏合到导语中的背景常以词语、句子成分或分句的面貌出现。如:1977年11月20日《纽约时报》报道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的消息吋,其导语是:“埃及与以色列两国领导人今夜在以色列国土上会晤,这两个国家在20年内打过4次仗。”有了后半句这个背景的交代,一下子就把萨达特访问的非同寻常突出出來,起到了阐明新闻意义的作用。三是将背景穿插于新闻主体中。背景在主体中的出现是最为常见的,主体中的背景既可独立成段,亦可

6、与新闻事实融合在一起。如2009年7月27H新华网新闻《美国资深记者:中国30年最大变化是每个普通人》:美国资深记者、《芝加哥论坛报》前副主编蒂姆•麦克诺蒂LI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时隔30年再访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印象深刻。蒂姆说:“30年后再回中国,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我发现有太多的变化。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固然令人惊讶,但是人们充满自信的这种变化更是令人深思。”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蒂姆作为《芝加哥论坛报》常驻屮国记者,与其他7名美国记者率先获准进入屮国。他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中国常驻的美国记者。他回忆说,当吋从香港

7、进入中国内地时,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人们的穿着极其单调,大街上行驶的小轿车极少,都是自行车,能够看到的西方电影也只有《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很少的儿部。2008年,当他和妻了再次來到北京,他们对城市里壮观的车流、现代化的建筑感到震惊。半他深入城市,通过和各行各业的中国人交流聊天,蒂姆发现,眼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还只是中国外在的变化。蒂姆说,“和不少中国人交谈后,我才认识到30年來变化最大、最深刻的是中国人,每个普普通通的人”,“每个人都乐于交谈,乐意告诉我他们对各种各样事情的看法,包括文化、生活、经济,以及对西方人的看法等”o他还说,“在30年前,被我采访

8、的中国普通人不愿意多谈。如今,人们都愿意讲述个人感受,我感到这是个开放、自信的民族。”蒂姆感叹:“美国的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