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方山子传

8、方山子传

ID:44236190

大小:20.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8、方山子传_第1页
8、方山子传_第2页
8、方山子传_第3页
8、方山子传_第4页
资源描述:

《8、方山子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方山子传》导学案(共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3、深层理解打动作者的方山子的“异”的内涵。【学习重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学习难点】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

2、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

3、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2、标题注解:(1)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2)本文是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在黄州时为他的好友陈慥所作的一篇传记。二、自主学习1、一读课文,给字词正音。闾里()矍然()从两骑()精悍()十有九年()勋阀()阳狂()垢污()傥()著帽()见于眉间()2、二读课文,尝试翻译,疏通文句,标划重点词句。3、三读课文,积累文言知

4、识点:(1)通假字前十有九年()犹见于眉间()往往阳狂垢污()(2)重点字词闾里之侠皆宗之()古方山冠之遗像乎()与公侯等()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3)词类活用庵居蔬食()见方山子从两骑()(4)文言句式然终不遇()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鹊起于前()(5)重点句翻译: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③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探究

5、案要求: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完成以下问题。一、整体感知,知事识人:【问题1】:那方山子的“异”到底异在哪些方面?二、精细探究,缘“异”明情:【问题2】:是什么原因让充满侠气与豪气的方山子变得如此有异气?【问题3】:苏轼为何写这个“异人”? 三、课文总结练习案一、巩固训练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B.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②其贤不及孔子C.①余谪居于黄    ②多于在庾之粟粒      D.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2、下列加点词意义用

6、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②蟹六跪而二螯        B.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奚以知其然也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D.①呼余宿其家    ②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②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B.①余既耸然异之     ②余闻光、黄间多异人C.①使从事于其间     ②使骑逐而射之          D.①见方山子从两骑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4、对加点词意义

7、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终不遇  ②余既耸然异之   ③环堵萧然     ④此岂无得而然哉A.①④不同,②③不同  B.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C.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山子世有勋阀,可以做官。但他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加之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因此被人们称为方山子,而当了隐士。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

8、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