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32766
大小:3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语文学案教育改革中的发展历程分析[原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学案:教育改革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一、学案,虚幻的空中楼阁上世纪末,学案粉墨登场,跻于教学舞台。学案教学法一经提出,一些地方教学部门积极推广,学案导学模式风靡一时,呈现岀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许多高校理论工作者以及--线教师纷纷表达意见,见仁见儈,莫衷一是。但总体來说,对学案给予正面评价者居多。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商榷。1.学案的得名稍具文史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学案”是记述了派源流及具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这个概念起自明清交接之际的黄宗羲,他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唐鉴有《国朝学案小识》。笔者不知如今“学案”的首先提出者与
2、推崇者命名“学案”时是否考虑到这些,是否有鱼目混珠Z嫌?如今“学案”一语,估计用了仿词修辞格。既然有了“教案”,那么,就顺手拈來,临时造一个“学案”。显然,命名者认为“教”的反面是“学”,用了“反仿”。按说,仿词的运用有其临时性,但用的人多了,临吋变为永久,大约也就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意思。总之,当今教学界的“学案”的含义和原始“学案”的含义已完全不同。如今的学案,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百度名片”认为,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血编制的学习方案。2•语文学案的现实按一般的理解,学案
3、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口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学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其一般栏目为:学习要点(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同步练习、自我测评、小结、练习答案和提示、资源链接(课外拓展)等。内蒙古师范人学裴亚男老师研究了190篇有关论文,认为学案的操作程序无论复习课和新授课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导向阶段、导学阶段、导练阶段、升华阶段四个阶段。①如果对照一下,那些语文学案上的“导向”“导学”“升华”等阶段,与当今的语文教案的那些
4、有关部分乂有什么区别呢?那些语文学案上的“导练(或称自我测评、技能训练)”都可以在前儿年风行的、如今被扣上“应试教学”大帽的语文练习册上找到踪影,而其训练量远远超过了语文教案屮的“作业布置”。所以,我们认为现行的所谓“语文学案”,不过是“语文教案”+“语文练习册”而已。实际上许多语文教师设计语文学案的过程就是把语文教案当屮相应的内容加上作业填写到语文学案屮的对应项上的过程。所以说,语文学案本身就没有成熟,更没有新意。语文学案之所以被人张旗鼓地宣传并推广,就是因为它替代了语文练习册的功能。如此,就可以在改革的幌了下名正言顺地搞应试教学,所
5、以就被称为“冇效”。考试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进行科学的应试教学又何尝不可。但是,由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反对应试教学,学校只能搞起不得不搞的应试教学,于是改头换血的语文练习册一—“语文学案”就粉墨登场。这就是“语文学案”的本质。二、语文学案,真那么神奇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如--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一此言似乎振聋发嗾,却使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学案真有那么神奇?1.“
6、ri标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善意的谎言“冃标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③,这是对学案持褒扬态度者的共论。众所周知,“教”与“学”虽然是一对矛盾,却是对立统一的。如果没有“学”,那么“教”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没有“教”,那么该如何“学”?即使是所谓的“自学”,实际上也有广义的“教”。就“教学”这一概念而言,本身就包含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两者相互依附,共生共长。因为有了“教”,才能“学”得好;因为有了“学”,才能“教”得好。这就是“教学相长”。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冇些教者以“教”为中心,轻视“学”;但同样也冇些学者以“学”为屮心,轻视“教
7、”。这两种情况都是顾此失彼的,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是,持“目标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论者却将“教”与“学”人为地对立,因为少数“教”者的失误,竟然要让“学”来替代“教”,岂不是犯了极端的二元对立的错误?也有人认为由教师制订的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屮心,更多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谋,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牛的学习情绪,忽视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我们并不否认这
8、些情况的存在。然而,当今学案的制订者是谁?还不是教师?在制订学案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可能重复以往的错误吗?“教师设计的'学案'和教师设计的'教案’之间,难道仅仅因其名称不同就能保证教师口觉地以学生为主休考虑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