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

ID:44125806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_第1页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_第2页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_第3页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_第4页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探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徐英(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和技艺。方法分析问诊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作用,比较中西医问诊的异同,归纳临床问诊的技巧。结果中医问诊在程序、方法、作用等方面与西医有着很大不同,临床问诊时要坚持认真的态度、保持敏捷的思维,注重语言的艺术性,营造和谐气氛。结论中医问诊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一环,应准确把握其特点和熟练掌握问诊技艺。【关键词】中医高校临床问诊教学研了解中医的人们误认为中医临诊不问诊,张口问病情不是真中医。其实,自古以来问诊就是中医临诊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病情的过

2、程之一。但是,中医的临床问诊又与西医的问诊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临床中医只有遵循中医临床活动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扬中医问诊的特色,才能施展中医问诊的技艺,从而充分发挥问诊在中医四诊中的作用,为准确辨证提供丰富而准确的符合中医辨证需要的症状资料。1中医临床不是不问诊中医临床问诊,是指临诊中医生根据了解病情的需要,通过语言向病人或监护人询问有关病情的临床活动。长期以来,在临床中医生要不要问诊?为什么问诊?怎样问诊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笔者的体会如下。(1)中医临诊也要问诊。问诊是古代中医四诊之一,因为疾病表现在病人身上,中医只能直接感知到当时的

3、症状,更多的病情如疼痛的感觉、发病的原因、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必须通过问诊才能获得。(2)问诊是中医临床仅次于理论的了解病情的手段。社会上的人们对中医诊病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医只靠切脉而不需要问诊,问诊就不是中医。其实不然,脉诊只是中医查病的途径之一,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是主要方法,中医了解病情时望诊很重要,其次是问诊,更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诊。⑶中医问诊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古时医家已认识到欲正确诊断病情必须全面而准确地了解病情,望、闻、切三诊只能了解到当时表现出的病情,而更多的是医者不能直接感知的病情

4、,而这些必须通过询问病人或病人的监护人才能知道。2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中医临床问诊的特点主要指与西医相对而言的,不论中医西医,临诊了解病情时都需要问诊,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1)问诊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了了解病情。⑵问诊的认识论规律都一致。问诊,从诊治疾病的认识发展阶段来说属于感性认识活动,但问诊了解病情不属于感性认识,因为问诊是通过语言的交流获得病情信息,病人所表述的、医者听到的不是病情的表现,而是语言信息,这就存在一个辨别分析、认可的思考过程。中医临床问诊与西医临床问诊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中医临床的特色。(1)程

5、序不同。西医临诊开头即问“有什么不舒服?”而中医临诊总是先进行望诊、切诊,在获得一定量的病情信息后,再开始问诊。(2)方法不同。西医问诊无遮无拦,问得直截了当,问病情、问家族史、问既往史,问各种与疾病有关的信息;而中医问诊不直截了当,总是根据对病情了解的进度,展开启发式问诊,语言表述不是直白的,而是委婉的。(1)作用不同。西医问诊获得的信息医者经辨别和认定,即可作为病情的信息;而中医则不然,中医问得病情以后,还需根据患方的描述,在医者的大脑中进行再造想象,想象症状的情景。3中医临床问诊的技艺中医临床特色体现在诊治疾病的各个环节。问诊是中医了解病

6、情的重要环节,但古时医家总是以认真的态度、灵敏的思维、得体的语言、和谐的氛围主导问诊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医家感知不到的与病情有关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特色。(1)问诊要持认真的态度。医者临诊时的服务态度最为病家所看重,如果医者漫不经心,随口发问,问无定向,问题简单而语气不温,病家立即会产生对其不满意的情绪,自然也不十分与医者配合,最终医者的诊治可能不被病家信任。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热情接诊,望诊为先,切诊随之,在获得一定病情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问诊,病家回答时应注目倾听,视情再问。(2)问诊时要有灵敏的思维。问诊不是病家说

7、什么就认可什么,问什么?怎么问等,都要仔细思考。问之所答是否与病情相关的信息?是否真实情况?有无假象等都需要认真的思考。医者无问而病家所答,或病家无意中表述之情况等很可能对了解情况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医者在问诊时从病人的口中注意捕捉各种与病情有关的信息,从而提高问诊的效率。病人所回答的病情信息不能直接输入辨证思维的过程,医者应根据病人的描述,在思维中进行再造想象性思维,即把语言信息在医者的思维中转化为动态的症状征象。⑶发问时应充分展示语言艺术。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语气可能起到不同的效果,常见的中医临床发问语气有:谈话式发问,即像亲人询问家事一样,有

8、关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医者作筛留;启发式发问,有些情况下医者认为很有必要了解的病情,又不便直接发问,古医家常常用启发式的语气,或向病人讲述已把握到的病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