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25110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让目标引领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的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九品中正制的材料,分析科举制实施的原因。(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科举制度大事记表格,能够说明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期和唐朝是科举制的完善时期。(过程与方法)3•说出隋唐五位帝王对科举制的举措,知道他们对历史的贡献。(知识与能力)4.解释与科举制有关的科举制、进士、明经、武举、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来体会科举制的进步性。(情感态度价值观)5.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知道科举制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范围、外传情况;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说出并
2、归纳科举制的进步意义及影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设计:导入:(播放曹操图片及东汉末年政区图)教师:一个小故事:东汉末年的曹操,为宦官曹腾养子曹嵩之子。用陈琳的话说就是"赘阉遗丑”,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是个官二代。后世之人对于曹操的评价总体说来是有失公允的。与曹操同时的许劭(著名的人物评议家)称曹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话虽然不中听,但是曹操听了非常高兴。因为他后来的飞黄腾达直接得益于这个评价。也就是评价对一个人的升迁有很大关系,这种做法后来演变为九品中正制。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为理解九品中正制做好铺垫(投影材料)九品中正制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中央政府先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官。中正官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评定的等级成为政府用人的重要依据。评价标准是:"家世",即每人父亲和祖父姓甚名谁,任何官爵,任职情况,本人直系亲属姻亲的官爵大小,类似于今天的家庭出身和状况。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品的分类,将人物等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教师:这种制度下政府选
4、拔人才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独自思考或者讨论)。(家世、道德、才能)教师:虽然这种制度当时具有合理性,但是后来只重视家世。这种制度有何弊端呢?学生:只看出身,不问才德,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出生贫寒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施展才华,为国效力。教师: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克服此弊端,并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呢?教师:所以后来被科举制所代替。【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呈现,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九品中正制的当初的选官标准和后来的选官标准,认识这种制度末期出现的弊端和创立新制度的必要性。从而落实教
5、学目标1。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隋唐科举制度大事记。阶段朝代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形成隋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完善唐朝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教师:科举制度中的“科"是分科的意思,"举'‘是选拔的意思。科举制从隋文帝开始,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
6、状元便是郭子仪了。(投影武举和殿试的有关图片)【设计意图】上述内容为记忆性知识,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生了解了科举制形成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形成阶段、形成朝代、对科举制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贡献的五位帝王,使学生能够说出科举制创立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持久性记忆,教师可以不断变换上面表格内容让学生填写,通过多次重复让学生将此知识记忆于心。此环节能够实现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和教学目标4.教师: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下面内容。选拔方式选才标准人才来源九品中正制(后期)举荐门第家世高门大族科举制考试考试成绩不问家
7、世教师: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一一《英国大百科全书》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教师:根据上面表格说出科举制有何进步?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世界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核心部分O通过这个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从对科举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通过表格的填充、递进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将知识内化为认知。能够很好的落实教学目标5.小结:教师:同学阅读教材,完成参考
8、资料:1.《实施立德强能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鄂尔多斯教育转型发展》樊俊平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3.303.《基于标准的历史教学设计特点与操作》-陈志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