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

ID:44096807

大小:28.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_第1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_第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_第3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_第4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探究摘要面对着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找出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供需不平衡过度教育就业市场政府政策就业理念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难困扰已成为学生本身、家长及高校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一难高校毕业生是继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之后的又一支庞大的求职群体。据资料显示,自2000年

2、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依次为:2000年为170万;2001年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首次突破200万,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为611万,突破600万大关;2010年为631万;2012年为660万;2013年为699万。明显,我国高校毕业生历年呈递增状态,且已达到约5950万,即近6000万。显然,要满足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就业,确实不现实。因此,在短时间内,毕业生就业难不可避免,且有竞争

3、越来越激烈的趋势。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供需不平衡。从供给量来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历年递增,从2000年至2013年,已增至近6000万。虽然我国劳动力就业岗位也是在不断地增加一预计我国每年增加800至900万劳动就业岗位,但是这是对全社会的供给,其中还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等专业毕业生等,留给高校毕业生的也至多为50%至60%o这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相比,是远远不及的。截止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45%。不难看出,我国髙校毕业生的总供给量髙于就业岗位的总需求量,即供大于求。

4、(二)存在着“过度教育”的表象。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暴露出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市场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或脱节的问题。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过度教育”的问题。所谓"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所拥有的受教育年限多于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年限。比较公认的理论是亨利・莱文的研究,他认为“过度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历史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人经济地位下降了;二是受过教育的人没有实现他对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指在岗员工拥有比其所在岗位要求更高的

5、教育技能。所以,新“读书无用论”也在一部分年轻人头脑中悄然而生。目前,我国许多研究人员倾向于我国当前存在着一定“过度教育”的问题。其实,我国目前真的存在“教育过度”吗?据调查,我国在业人口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只有1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6%o我国在职人员的水平并不比世界水平,但又确实存在着在岗人员的教育水平与其岗位所需水平不对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些高学历的人员从事着普通的或非专业的工作;以及一些领域大学生供不应求,而另一些领域的大学生却难以就业,从而形成了结构性失衡和结构性失业。(三)地区差异。从地区来看,

6、东部省市能接受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而西部省份接受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依然不高。原因为:首先,西部省份经济、文化均不比东部地区;其次,西部省份的气候也无法与东部省份相比。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造成东部“人满为患”,西部“人烟稀少”。人才的失衡也导致东西部经济、文化的严重失衡,从而形成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的不良循环。三、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就业环境。首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终究还是要依赖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

7、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地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其次,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避免区域性垄断和体制内单位垄断;要放开在户口、档案管理、劳动保险等方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禁锢。第三,政府要出台一些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及偏远的农村地区工作。(二)引导大学毕业生转换就业理念、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大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改变传统观念,突破就业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当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则是能力与素质的交锋。大学生在

8、校期间一定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应对多变的各种环境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要勇于挑战,要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口安徽财经大学教研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